如何为大自然定价?新型模式初现曙光
财富FORTUNE·2025-10-20 21:06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正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从负债视为资产 通过环保实践向资本市场传递长期韧性的高质量资产信号[3] - 推动生产与保护的融合是实现资本重塑生态保护的关键方向 生态保护已成为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核[5] 企业可持续实践案例 - 中国三峡国际在巴西大萨尔图水电站每年投放超过360万尾人工繁育鱼苗 并运用基因技术控制入侵物种金贻贝[1][3] - 巴西林业巨头书赞桉诺公司46%的金融投资组合与ESG目标挂钩 并在中国发行首笔绿色熊猫债用于可持续林地管理[5] 可持续金融理论与工具 - 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存在局限性 现代投资应纳入ESG影响力作为风险与回报之外的第三维度[4] - 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是实现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手段 其绿色属性受到国际资本青睐[4] - 中金公司与外资合作的绿色基金通过小资金撬动大杠杆 推动绿色技术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4] 可持续商业模式发展 - 可持续金融的核心是发掘能同时实现生产与保护的双P商业模式[4] - 企业需将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可持续金融工具连接 确保资金用途与可持续目标保持一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