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信号解读 - 会议更突出"人民"与"公平"、"因地制宜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强化底线思维"等核心导向[3][10] - 会议将改革开放拆分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并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独立出来[3][11] - 会议决定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届时会议公报及全文将对"十五五"规划给予更多指引[3][13] "十五五"规划主线分析 - 高质量发展、制度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或是新五年规划的三大主线[5][18] - 为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经济总量需比2020年翻一番,"十五五"和"十六五"阶段需保持年均4.4%左右的经济增长水平[5][21] -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任务要求2029年前完成,涵盖经济体制、科技人才、绿色转型、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6][29] 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 产业转型升级是五年规划实现核心目标的"关键手段",通过发展特定产业推动经济增长[6][31] - 自"十三五"规划起政策更注重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细化了研发经费投入、创新等目标[6][32] - 五年规划中总量目标是核心,经济结构调整目标是实现总量目标的路径[6][31]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 "新质生产力"培育仍是重点,"新兴支柱产业"将延续"十四五"规划框架[7][33] - 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7月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7][33] - 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和"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7][33] 高层会议勾勒产业蓝图 - 截至8月底2025年中央政治局开展三次集体学习,其中4月主题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7][35] - 国务院同期组织四次集体学习,2月提出"大力促进服务消费、科技消费",4月强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8月明确"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7][35] - 未来产业范围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8][37] 地方重点产业布局 - 各地区"十五五"期间重点产业方向明确,如新疆发展油气生产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湖北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光电子信息[38] - 广东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38] - 上海重点发展低空经济、大飞机、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8]
热点思考 |“四中”前瞻:新“五年”的新期待(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2025-10-21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