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趋势与特点 - 中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1] - 今年流行毒株以甲型H3N2为主,与去年甲型H1N1不同,导致人群免疫力更低[2] - 日本流感季较往年提前一个多月,英国、德国、意大利病例也明显增加,预示今年感染人数可能更多[2] - 流感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乏力和头痛[3]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临床差异 - 流感病原体为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季节性明显,发病高峰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4] - 流感表现为高热(39-40℃)伴寒颤,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明显,病程7-10天,可能出现肺炎等并发症[4] - 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发热不明显或轻度(38℃以下),病程3-5天,并发症少见[4][5] 流感疫苗接种策略 -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减少重症的最有效手段,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6] - 疫苗保护抗体在接种2至4周后产生,对抗原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至8个月[7] -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毒株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每年接种疫苗[7] - 所有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应每年接种,五类高危人群更易发展为重型病例[8][11] 疫苗类型选择与特殊人群防护 - 现有疫苗包括三价/四价灭活(裂解)疫苗、三价/四价灭活(亚单位)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鼻喷)[9] - 四价疫苗比三价多覆盖一种乙型流感毒株,但该毒株近四年未流行,因此三价与四价效果区别不大,建议有哪种就打哪种[9] - 5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易出现高热和合并症,小于2岁儿童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需格外注意预防和护理[10][11] - 儿童感染初期可居家观察,保证水分、营养和休息,开窗通风是最好的消毒方式,若症状未减轻或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12]
毒株与去年不同,流感季或提前,防护要趁早
财联社·2025-10-21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