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中绿电董事长周现坤:“双轮”驱动深耕新能源赛道,多措并举提升市值管理效能
证券时报·2025-10-21 16:47

资产置换上市后的发展进展 - 自2021年底资产置换上市以来,公司在资源获取、装机并网和经营业绩三方面取得突破:累计获取新疆大基地项目3230万千瓦;2024年新增装机1283.5万千瓦,在运装机规模同比增长228.52%,实现由百万千瓦级向千万千瓦级的跨越;截至目前在建运营装机规模增长超10倍,超3200万千瓦,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利润总额实现28%的复合增长,超额完成重组三年盈利承诺 [3] - 资本市场平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年完成非公开发行募资约18亿元用于青海光伏和风电项目建设;成功发行绿色债券以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和市值管理机制提升市场认可度 [3] 市值管理举措与规划 - 公司近期推出“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组合拳,主要考虑包括: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及中小股东分红诉求(2025年中期分红获21户反馈股东全部同意);基于公司市值管理需要,旨在彰显发展信心、维护股东收益权、增强投资者信任感并吸引更多投资者,以有效维护股价和提升市值 [4] - 未来市值管理举措包括:结合资本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择机开展股权再融资工作,在保障现有股东利益基础上为公司长远发展引入更多优质资源和资金支持,以提升市值管理综合效能 [4] 财务表现改善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改善财务表现将围绕“提质增效”与“新质生产力”两条主线:坚守新能源发电主业,提升项目开发、投资和运营质量以推动经营效益稳健增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挥控股股东科研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在项目中的落地应用以锻造新增长引擎;同时统筹利用市值管理工具和资本市场手段优化资本结构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 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独特的产业协同能力,依托控股股东多元产业布局创新探索“新能源+文旅”“新能源+酒店”等协同模式,提升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资源获取能力;强化技术驱动发展战略,控股股东的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技术提升电网稳定性并完成示范应用,在储能领域联合开发的项目填补国内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空白,并积极探索“AI+电力营销”等管理提升工程 [7] 政策影响与储能业务布局 - 针对“136号文”实施后的影响,公司对新能源项目投资更加谨慎:对在建项目重新评估投资收益并优化投资节奏建设时序以控制风险;对拟建项目加大可研论证力度,审慎研判送出消纳上网电价等核心要素以确保投资收益满足内部要求 [9] - 公司在储能业务上已形成“在运+在建+新拓展”并行推进格局:在青海建成投运5万千瓦电化学储能项目,正在建设6万千瓦液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2025年5月于内蒙古乌海、新疆若羌分别获取储能项目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通过规模化应用研发与集采、技术进步和运营优化着力降低储能使用成本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