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0到120亿元!第三支柱“立”起来了,公募如何再发力?
券商中国·2025-10-21 20:48

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现状 - 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25日启动,即将满三周年,业务实现了从起步到成熟的深刻蜕变 [3] - 截至今年9月底,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数量已扩容至302只,首次突破300只关口 [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市场290余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合计规模超过120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35.72%,其中29只产品规模超亿元 [3] - 截至10月17日,全市场仅1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年内业绩告负,全部产品年内平均回报达15.13%,8只产品年内业绩超过40% [4] 公募基金在养老金融中的角色 - 公募基金是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养老金投资管理的核心力量 [2] - 在21家拥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中有14家为公募机构,22家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金投管资格机构中有11家公募机构,18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中有16家为公募机构 [6] - 同时具备上述三类管理资质的公募机构有10家基金公司 [6] - 公募基金正加速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持续加大个人养老产品布局,积极开发风格稳定的养老目标基金 [4][5] 养老保障体系与协同发展 - 我国已初步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个人商业养老金为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融体系 [6] - 当前养老金融体系发展面临制度割裂、账户未完全打通、产品创新不足等挑战 [6] - 南方基金将养老金业务作为战略性重点,形成覆盖一二三支柱的完备养老资产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产品+账户+陪伴”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7] - 招商基金致力于构建覆盖全面、特色鲜明的多元养老金融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覆盖多支柱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8] 科技赋能与产品服务创新 - 行业正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动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向数智化方向演进 [9] - 中欧基金通过工业化投研体系和AI科技赋能服务,提升养老产品盈利体验,实现从“人工驱动”向“数智化主动服务”升级 [10] - 博时基金提出可借助智能投顾服务,为不同人群设计风险资产下滑曲线,使资产配置更适配其风险承受能力 [11] -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具与养老目标基金深度融合,构建全周期养老解决方案,利用AI和大数据优化投资策略 [11] 投资者教育与市场培育 - 行业正从产品设计与投教服务两端破局,需避免生搬硬套海外经验,充分贴合国内投资者教育水平 [12][13] - 博时基金聚焦“生态化”建设,通过加强投教与陪伴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的养老生态圈 [14] - 中欧基金打造“常态化”投教网络,依托自媒体矩阵开设养老专栏,结合线下活动实现双重覆盖 [14] - 鹏华基金侧重“场景化”渗透,以“线上+线下”模式覆盖高校、社区、企业等多元场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