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规模与进度 - 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已分别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893.5亿元和1001.11亿元,合计投放规模近3000亿元,占5000亿元总额度的进度已过半 [1] - 预计已投放资金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规模分别达到2.8万亿元和1.26万亿元 [1] -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预计,本轮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拉动倍数可能在4至5倍,对应撬动2万亿元至2.5万亿元的新增信贷增长 [2] 资金投向与战略重点 - 资金投放高度集中于12个经济大省,国家开发银行向经济大省投放1465.8亿元,占比达77.4%;农业发展银行向经济大省投资项目407个,金额671.36亿元 [2] - 对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支持力度显著,进出口银行相关投放占比达40%;国家开发银行向民间投资项目投放545.2亿元,占比28.8%;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民间投资项目23个,金额93.59亿元 [1][2] - 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领域,进出口银行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投放占比达40%;国家开发银行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项目投放710.5亿元,占比37.5% [1][2] - 本轮工具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 [4] 具体项目案例与公司参与 - 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为山西双雁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放首笔6000万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专项用于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雁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 [1] - 芯片制造商芯联集成拟向国家开发银行子公司申请不超过18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期限5年,用于“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该项目高度契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4][5] - 锂电池制造商欣旺达子公司已顺利获批并获放款6700万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借款,用于南京和惠州总计三个储能电站项目的建设 [6] 政策工具的经济影响与功能 - 本轮工具投放较快,有助于提振四季度经济增长,并推动明年一季度“开门红”走势,尤其是承托信贷周期和投资增长 [2] - 工具兼具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调结构的双重功能,短期内通过形成实物工作量承托经济增长,中长期通过赋能新兴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8] - 作为项目资本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本跟进,发挥杠杆撬动作用,根据规定,通过金融工具筹措的资金不得超过资本金总额的50% [8] 对金融市场“资产荒”的缓解作用 - 工具投向扩展至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多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领域,有利于投向民营企业并撬动社会资本,从而增加社会资本可参与的资产 [9] - 考虑到投向更加市场化,其撬动的新增信贷和社会投资的利率、回报率可能更高,从而为市场提供更高回报率的资产,有助于缓解“资产荒”现象 [10] - 通过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破解项目因资本金短缺无法启动的困境,激活整体信贷循环,引导资金从被动沉淀转向有效需求领域,对缓解资产荒具有结构性破局意义 [10]
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过半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2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