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些投资女神,今年带人赚翻了
盐财经·2025-10-22 17:50

文章核心观点 - 创新药行业在2025年迎来强势回归,政策、资本与技术的三重共振驱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 [6][35] - 专注于创新药投资的女性基金经理(“医药女神”)业绩领跑市场,但其投资策略和基金规模出现显著分化 [3][5][19] - 尽管投资路径不同,但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创新药是未来几年的核心投资主线 [32]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汇添富张韡管理的香港优势精选(QDII)A年内收益率一度达176.96%,最新收益率为142.74%,领跑全市场 [3][11] - 长城基金谭小兵的长城大健康混合A年内最高收益率达93.64% [15] - 工银瑞信赵蓓在管的10只产品中,有5只近一年回报在20%至80%之间 [16] - 中欧基金葛兰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C最高回报超过70% [17] - 张韡管理基金总规模超167亿元,其股票仓位中医药生物行业占比高达90.83%,较上期增加28.55个百分点 [11][15] 基金规模分化现象 - 部分医药基金出现“业绩强、规模弱”的背离现象,例如鹏华医药科技A年内收益超80%,但规模从21.42亿元缩水至19.87亿元,减少近7% [19] - 安信医药健康A二季度末规模为4.42亿元,较一季度末的5.88亿元缩水超过两成 [19] - 鹏华创新医药因资产净值连续2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而触及清盘预警线 [20] - 规模分化反映投资者行为更趋理性,倾向于获利了结,同时ETF等指数基金也分流了部分资金 [22]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张韡代表“前沿哨兵派”,敢于为未来定价,持仓高度集中于港股-B类公司,看好中国创新药企的全球竞争力 [25] - 葛兰注重跨国合作与临床预期,积极参与定增以获取安全边际,其参与百利天恒定增已实现19.4%的浮盈 [26][28] - 赵蓓风格稳健,持仓相对分散,兼顾创新药和出现经营拐点的传统药企,其第一大重仓股恒瑞医药持仓占比达9.51% [29][31] - A股与港股作为中国创新药发展的“双引擎”,优势互补,港股因流动性更敏感、估值修复弹性更大,成为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式 [25] 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迎来暖风,国家医保局等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创新药划出清晰的政策安全边界 [35][36][38] - 出海交易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达72笔,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 [39][40] - 中国药企在全球License合作中的占比显著提升,从过去的0.8个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近五个 [40] - 行业业绩显著改善,39家港股创新药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520.61亿元(同比增长7.66%),归母净利润282.66亿元(同比大增54.37%)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