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缘冲击之下,对市场波动的慢思考
淡水泉投资·2025-10-22 18:03

市场对地缘政治事件的反应模式 - 市场具备学习能力,对同类地缘政治事件的反应呈现边际递减效应,与今年4月相比,当前中美贸易谈判引发的市场波动已明显减弱[4] - 市场反应减弱的原因包括:对中美谈判基本框架已形成认知,以及熟悉了特朗普“极限施压”后再预留转圜空间的交易策略[4] - 历史分析显示,地缘政治冲击难以对市场产生持续性影响,事件发生后6个月或1年,市场平均收益率与事件影响结束后的时期基本持平[7] 地缘政治事件的长期影响 - 摩根大通对1940年至2022年间36起重大地缘事件的分析表明,事件发生后1个月、3个月的市场平均收益率低于影响结束后的时期,但长期看差异消失[7] - 对上证指数的统计也遵循类似规律,表明地缘政治事件带来的市场噪音大多能被时间平滑消化[9] 支撑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 支撑权益资产表现的核心逻辑未变,关键评估点在于宏观经济基本面、产业演进方向和流动性环境等核心要素是否发生根本变化[13] - 宏观流动性环境宽松,美联储已开启降息周期,市场预期其全年降息50个基点,到2026年底累计降息100个基点[13] - 国内货币政策持续支持,央行表示将保持流动性充裕,政策层面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态势的导向不变[13] 宏观经济与企业盈利前景 - 反内卷措施推动PPI环比增速企稳,同比降幅收窄,PPI触底回升有望传导至企业盈利端,带动更多行业盈利改善[17] - 四季度将迎来重要宏观政策会议,未来仍有支持性政策值得期待,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17] 市场资金与投资意愿 - 场外资金持续入场,近12个月股票型公募基金新发份额累计同比增速持续回正,反映投资者对权益市场信心改善[20] - 地缘冲击引发的情绪化过度反应会创造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时机,市场波动的关键在于识别能穿越情绪周期的有价值企业[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