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A股成长产业调整已进入后半程,十一月将迎来行情切换的关键验证窗口,是布局下一阶段成长主线的时机 [2] - 当前调整幅度和周期均未触及历史良性调整上限,AI产业仍处于强势上行通道,高景气度决定调整的有限性并为后续反弹奠定基础 [3][4] - 十一月市场将迎来三季报业绩验证和中美关系信号两大契机,决定新一轮行情启动节奏与强度 [5][6] - 紧扣成长景气与业绩硬支撑两大核心逻辑,聚焦AI算力应用及具备业绩硬支撑的稳健板块进行布局 [9][11][15] 市场调整特征与历史对比 - 近十年A股典型成长行情估值向业绩切换阶段的调整特征相似:最大调整幅度15%-20%,持续时间1-2个月 [3] - 强势主线回调更浅更快,最大跌幅10%-20%,调整周期仅0.5-1个月 [3] - 截至十月下旬,创业板指最大跌幅9.1%,调整时长8天;AI算力板块最大跌幅10.4%,调整时间22天,均显著低于历史均值 [3] - 历史案例显示,智能手机、半导体、锂电、光伏等板块调整幅度在17.2%至26.0%之间,调整时间26至52个交易日 [4] 产业景气度与积极因素 - AI产业处于强势上行通道,英伟达上调新一代AI芯片出货预期,头部企业将1.6T光模块总需求上调至1500万 [4] - 重要会议规划政策红利,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重视度提升,AI、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有望获更多政策支持 [8] - 全球流动性宽松窗口期,美联储10月底议息会议大概率继续降息25BP,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8] - 流动性宽松周期中成长板块估值弹性高于价值板块,历史规律或重演 [8] 十一月行情关键契机 - 三季报收官后的业绩验证是核心驱动力,AI算力链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速超30%,机器人、游戏等应用端增速达20% [6] - 韩国APEC峰会的中美关系信号若达成阶段性共识,将缓和全球紧张局势,利好半导体、稀土及出口导向板块 [6] - 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期间,成长板块反弹弹性往往高于大盘 [7] 重点布局方向:AI算力与应用 - AI产业处于算力基建向应用扩散的加速阶段,是下一阶段最确定的主线 [9] - 算力硬件如光模块、PCB、液冷散热等直接受益于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提升,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大幅增加 [9] - 国产算力产业链处于从0到1突破阶段,国产GPU/HBM芯片、服务器代工、存储芯片等环节迎黄金发展期 [9] - AI应用端场景兑现将成为亮点,AI在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加速商业化落地 [10] - 2026年有望成为AI应用爆发关键年,AI手机、AIPC等新型终端预计出货超1亿台 [10] 重点布局方向:稳健板块 - 电力设备行业迎内外需共振,国内电网投资首次突破6500亿元,特高压项目带动设备需求 [12][13] - 柔直技术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换流阀市场可能迎来翻倍增长 [13] - 电力设备企业凭借优势加速开拓国际市场,逆变器、变压器、电表等产品出口持续高增 [13] - 机械设备行业迎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工程机械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线上出海表现亮眼 [14] - 欧美市场对电动化、环保型设备需求旺盛,东南亚、中东地区基建潮兴起带来巨大需求 [14]
无惧调整,布局十一月
格隆汇APP·2025-10-22 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