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下的并购市场趋势 - 在“科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并购潮的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逻辑更为鲜明 [1] - 符合国家战略、鼓励科技创新的重点行业并购交易增多,民营企业重组占比上升 [1] - 监管政策支持下,未来一段时间并购市场预计保持活跃态势 [1] 并购市场活跃度与规模 - “并购六条”实施一周年,沪深交易所首次披露的行政许可类并购重组交易达150单,环比激增约285% [2] - 交易规模突破4400亿元,增长100%以上 [2] - 沪深交易所审核通过的行政许可类并购重组交易单数达29单,环比增长81% [2] 并购交易的主要特征 - 硬科技与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并购主赛道,半导体、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交易占比持续攀升 [2] - 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日益活跃,买家不乏拥有科技型背景的产业方 [3] - “并购六条”发布后,披露重大资产收购的双创板块公司数量达76家,占比接近44% [3] 产业并购与跨界并购 - 首次披露的重大资产购买交易中,围绕自身产业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的产业并购达127单,占比73% [3] - 跨界并购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突破瓶颈的战略选择,“并购六条”发布后一年,174单首次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中有43单为跨行业并购,占比约1/4 [3] - 相较于同行业并购,跨界并购更具复杂性,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突显,整合难度和失败风险更高 [4] 估值方法与交易创新 - 整体估值定价更趋理性,更多上市公司采用差异化定价等方式弥合估值预期差 [2] - 在收购未盈利资产案例中,创新性采用基于“总投资法”的估值思路,突破传统估值方法 [6] - 为平衡估值倒挂,主要做法包括差异化定价、发股价采用80%折扣、长期投资者锁定期减少至6个月等 [6] 投行角色与能力建设 - 投行需充分发挥传统专业能力,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对新质生产力所涉行业进行重点开拓 [1] - 提高并购业务服务能力需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与研究业务联动、增进对行业及政策的理解 [8] - 需严守“三道防线”,提升“第一看门人”意识和责任,严守上市公司质量关 [8] 领先投行的业务实践 - 形成“产品+行业+区域”全方位覆盖的并购业务版图,通过科技赋能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风控体系 [9] - 依托母公司平台优势,坚持以产业视角和逻辑服务企业成长,深耕TMT、大健康、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生态圈 [9] - 国际业务部持续聚焦跨境并购服务能力,助力多家中国企业成功完成跨境并购 [9]
含“科”量大幅提升!华泰联合证券劳志明:产业并购加速,投行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跃迁
券商中国·2025-10-23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