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5元左右的廉价预制菜料理包通过分销代理模式已深度渗透外卖等小餐饮市场 其兴起是外卖平台算法挤压商户利润与出餐速度 以及厂家精准针对低收入群体和创业小白营销的结果 [6][9] - 预制菜料理包生产行业存在复杂的代工关系 生产环境 设备和质量参差不齐 主流厂家采用巴氏消毒或冷冻消毒技术 宣称无需防腐剂 保质期达10-12个月 但部分小厂代工产品仍会根据客户需求添加 [6][29][32] - 行业中普遍存在不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菜的默契 监管缺失 同时大量无经验创业者被低投入高回报话术吸引入局 但面临平台高抽成 激烈价格战和代运营服务效果不佳等现实困境 盈利困难 [6][47][55][56] 一袋预制菜料理包的诞生 - 工厂生产环境差异显著 小厂规模虽小但自称“小而精” 原料肉眼观新鲜 卫生整体合格但存在肉品堆放杂乱 地砖有污水未清理等情况 全部操作人员不到10人 包装环节简易 [11][17][18][26] - 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工厂采用玻璃隔断分区作业 部分菜品使用六爪机器搅动和自动灌汤封口 并进行巴氏消毒和每日产品复检 但大厂也存在将部分产品委托给小厂代工的情况 [29] - 菜品核心制作工艺简单 主要依赖原材料与大量调味料机械混合 几乎无需复杂烹饪技术 产品主要依靠零下18度储存 保质期10-12个月 但市面上也存在添加防腐剂 常温储存的产品 [26][29][32][33] 无孔不入的渗透 - 预制菜料理包通过社交媒体上以“揭露外卖黑幕”为形式的引流视频进行推广 平均价格仅5元 品类齐全 并采用分销代理模式 例如交4980元可成为代理 获取一手货源和每月销售额12%的现金返点 [36][38][40][42] - 创业话术主打“小本创业”“小白也能做” 宣称6000元开店可月入2万 并给出具体盈利测算:日均100单 客单价14元 食材成本每单4元 日净利润可达550元 [44][46] - 代理提供规避监管的指导 如办理虚假门店地址营业执照 并承诺进货4000元可免费代运营外卖平台 包括菜品上传 活动设置和刷单推广教程 助力快速起号 [47][51][52] 一道算不好的成本题 - 外卖商户面临平台高额抽成(23%-28%)和激烈价格战 即使料理包拿货成本仅4-6元 定价也需尽量在20元以上才能保证利润 导致70%菜品更换为预制菜 [55] - 预制菜厂家承诺的代运营服务实际效果不佳 有平台运营人士透露实际订单远低于宣传的四五百单 商户每月还需额外投入数千元推广费 生存极度依赖评分和曝光 自然流量难以维持 [56] - 大量新开外卖店难以盈利 例如有客户首批拿货2000多元 因平台要求搞秒杀 半价活动导致有单无利 活动停止后日均订单仅20几单 最终一个月即关门 [56] “不让顾客知道就好” - 行业存在“尽量不要让顾客知道卖的是预制菜”的普遍建议 因消费者存在偏见 厂家建议可通过搭配滑油肉片和蔬菜翻炒以模拟现炒口感 [56][58] - 为应对个人消费者直接购买预制菜的新趋势 厂家推出“社区共享厨房”合伙人模式 宣称投入四五万开设40平米店面 业务包含卤味 预制凉菜 料理包零售和冷鲜直供 [60] - 该新模式包含“尾货回收再利用”环节 即临期发黄的冷鲜货由工厂回收 二次冷冻后制成预制菜销售 卤味边角料则可拼成“9块9拼好饭” targeting图饱腹的消费群体如司机 [61][63]
5元预制菜背后的“大生意”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2025-10-23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