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璃基板,大势所趋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10-23 09:01

文章核心观点 - 玻璃材料已从单一零部件发展为先进半导体封装的核心平台技术,顺应了芯片集成、面板化制造和混合键合等行业大趋势 [5] - 数据中心和电信行业是推动玻璃在封装领域应用的主要增长引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及共封装光学元件等趋势是核心驱动力 [9] - 玻璃的独特性能(如低热膨胀系数、尺寸稳定性和光学透明性)使其能满足下一代封装在机械、电气和热性能方面的苛刻需求 [5][9] 玻璃在先进封装中的角色与市场预测 - 玻璃芯基板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6亿美元,乐观预测其普及将于2027-2028年开始 [2] - 玻璃中介层在保守预测下,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亿美元,而稳定的玻璃载体应用代表着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2] - 玻璃载体业务模式从按板计价转向按单程价格计价,其经济效益取决于重复使用次数、脱键产量、良率及边缘损伤避免 [4] 玻璃作为封装材料平台的技术优势 - 作为载体,透明、低热膨胀系数玻璃能实现通过载体的对准和激光/紫外线脱键,将50微米以下晶圆、背面流水线和重组面板的良率提高,并实现多用途经济性 [5] - 作为玻璃芯基板,它取代有机芯,支持面板级制造:TGV提供密集垂直功率/信号传输,SAP RDL可突破2/2微米线宽线厚,平坦基底通过CTE调节降低翘曲 [5] - 作为玻璃中介层,在无源模式下为大型2.5D AI/HPC和开关构造提供硅难以匹敌的布线密度和凸点数;在有源模式下可集成基板内滤波器、天线和波导 [5] 产业链关键环节与潜在赢家 - 拥有深厚玻璃专业知识的公司(如能提供高平整度、可控传输且边缘精心设计的载体捆绑销售模式)处于最佳竞争位置 [4] - 赢家占据关键工艺接口:高良率TGV钻孔/蚀刻技术、无空洞铜填充、自适应套刻的面板光刻技术、2/2微米线宽线厚以及可控制翘曲的面板处理技术 [4] - 与显示玻璃制造商合作的基板厂商和OSAT厂商能将面积产能转化为大尺寸封装的成本优势 [4] 区域供应链与发展动力 - 亚洲(尤其是中国、韩国和日本)新兴的供应链是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强全球先进封装玻璃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 [9] - 除数据中心和电信外,汽车、国防和高端消费电子产品也为玻璃在封装领域的应用带来额外增长动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