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i8提车40天的深度测评
理想TOP2·2025-10-23 09:33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是对理想i8车型为期40天、行驶1470公里的深度用户体验总结,核心观点为该车型在超充效率、辅助驾驶、乘坐舒适度及车机智能化方面表现优异,整体符合或超出用户预期 [2][23] 换车背景与驱动因素 - 换车周期符合行业普遍的6-8年规律,叠加购置税及置换补贴政策退坡预期,加速了换车决策 [3] - 家庭结构变化导致5人出行成为常态,是换购空间更大的6座车的主要驱动因素 [3] - 5C超充技术10分钟补充500公里续航的普及以及充电站网络完善,彻底打消了用户的续航焦虑,促使选择纯电车型 [3] 电耗与充电效率 - 累计行驶1470.3公里,驱动耗电量234.4kwh,驱动电耗为15.9kwh/100km [7] - 城区电耗约为14.9kwh/100km,与官方宣传的14.8kwh/100km接近,川西高海拔地区满载6人电耗为17.6kwh/100km [7] - 计入哨兵模式等电器耗电后,综合电耗约18kwh/100km,实际可用续航(95%-10%电量)约为460公里 [8] - 5C超充站充电效率极高,两次充电分别用时13分35秒充电68.685度(24.77%-95%)、14分34秒充电75.592度(17.7%-95%) [10][12] - 4C超充站充电70.943度至95%用时17分44秒,5C桩比4C桩在充相同电量下快约6分钟 [11][12] 乘坐与储物空间 - 6座布局在6人满载情况下,第三排仍能提供较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13] - 主驾座椅舒适度显著提升,支持连续驾驶11小时而无明显腰酸背痛 [13] - 对于常见5人出行场景,6座车的第二排乘坐舒适性完爆5座车 [15] - 储物空间经对比体验,i8显著大于理想L8,能满足两家6口人长途出行的行李装载需求 [15] 辅助驾驶系统 - 辅助驾驶总里程为565公里,软件版本为8.0.1 [16] - 系统优点包括对前方交通环境判断准确、操作丝滑,特别是在小路绕行和高速超车场景 [19] - 系统缺点包括对侧后方车辆预判不足、偶发急刹、城区变道突兀以及面对障碍物时决策迟疑 [19] - VLA召唤与小理师傅帮停功能在非复杂场景下成功率超过90%,提供了极高的情绪价值 [19] - VLA召唤功能目前仅限车主账号使用,且App启动时信号连接耗时较长是主要使用痛点 [20] 车机及智能座舱 - 桌面大师功能解决了功能入口层级过深的问题,支持生成个性化桌面卡片,获得高度评价 [22] - 语音识别能力强,能准确识别口语化表达及带有口音的普通话 [22] - 无麦K歌和调音大师(支持分享码导入模板)等娱乐功能提升了旅途乐趣和音响体验 [22] 驾驶感受 - 车辆过弯稳定性与燃油轿车相比无显著差异,滤震效果更优,得益于CDC和空悬 [23] - 高速行驶时风噪控制出色,仅有轻微风躁,优于以往燃油车的风躁加发动机噪音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