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核心目标 - 项目旨在面向原材料、高端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解决其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需求[2][4] - 核心任务是聚焦智能工厂建设的堵点痛点,发掘并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深耕细分行业的专业化供应商[3][4] - 项目致力于通过强化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的集成创新,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以形成先进适用、自主可控、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3][4] 2025年度项目申报 - 申报单位须为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可组成联合体申报,牵头单位主营业务需包含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供应或服务[5][19] - 申报单位需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基础、必要的场地设备人员条件、完善的工程化能力,并在相应行业有成功应用案例[5][20] - 每个申报单位可牵头申报1个项目,最多涵盖3个揭榜任务,任务需聚焦具体行业和智能制造典型场景[7][22][30] - 线上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0日,推荐单位需在2025年11月14日前完成线上审核和材料报送[7][32] 项目推荐与遴选 - 各省(区、市)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20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数量不超过5个[7][31] - 推荐工作遵循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原则,优先推荐应用效果显著、市场前景广阔、带动作用明显的自主可控项目[7][31] - 项目遴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共同组织,最终将公布揭榜单位和任务[8][32] 已揭榜项目验收 - 验收对象为两部委联合公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9][35] - 揭榜单位须按照项目申报书和公布的任务,完成全部攻关内容和指标,形成的解决方案需在每个涉及行业至少2家企业完成应用验证[10][37] - 验收流程包括揭榜单位提交申请、推荐单位审核验收、材料报送以及两部委联合复核并公布成功名单[11][12][41][44] 项目执行与管理 - 项目申报、评审、管理、验收等全流程均在智能制造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s://www.miit-imps.com)上进行[13][29] - 项目执行期自公布之日起不超过2年,原则上须在执行期结束后3个月内完成验收,鼓励提前申请验收[13] - 推荐单位需加强对揭榜单位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并鼓励在政策、要素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13] 重点覆盖行业 - 项目重点面向原材料行业,包括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23][25] - 高端装备行业涵盖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母机、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医疗装备、农业机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基础零部件、航空航天装备等[23][25] - 消费品行业包括纺织、食品、轻工、医药;电子信息行业包括光伏、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其他行业如矿业、民爆、印刷也包含在内[25]
工信部|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机器人圈·2025-10-23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