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商业化进程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下半年以来订单呈现井喷态势 [1] - 优必选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项目,金额达1.26亿元 [1][2] - 智元机器人获得均胜电子、龙旗科技等企业订单,金额为数亿元级别 [1][2] - 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上海大学等订单,项目金额分别为7800万元和380万元 [2] 商业化应用场景拓展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从科研教育、文娱商演向数据采集、汽车制造、3C制造等工业场景拓展 [2] - 智元机器人聚焦八大场景: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安防巡检、商用清洁、数采训练、科研教育 [3] - 银河证券看好中短期在工业物流、机构养老、特种环境以及toC陪伴、玩具机器人场景的应用 [6] - 养老场景按难度分三阶段推进:陪伴(现阶段)、辅助、24小时看护 [3] 技术落地路径选择 - 行业采取由易到难的落地路径:先非接触场景,再简单规则接触场景,最后高精度柔性场景 [3] - 形成明确方法论:当前技术水平高于场景需求则开发,低于且一年内难以超越则不开发 [4] - 银河证券提出场景筛选两角度:技术可实现性(容错率高、可重复纠错)和成本效益(体现泛化性、提效降损) [4] 规模化落地瓶颈 - 传感器等核心硬件性能不足是首要瓶颈,需突破触觉传感器的像素级精细化 [9] - 硬件方面存在灵巧手触觉传感器、执行机构、电池续航、成本、端侧算力等难题 [9] - 软件挑战更大,大模型需要庞大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才能实现智能涌现 [9] - 家庭场景落地难度最大,需解决成本、安全性、任务成功率、复杂任务泛化性等难题 [6] 行业协同创新进展 - 业界通过开源大模型、数据集、本体设计、工具链推动协同创新 [10] - 2025年开源多款人形机器人大模型:智元GO-1、宇树UnifoLM-WMA-0、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WoW模型 [10] - 大模型提供场景泛化性基础(60分),具体场景需增强训练形成小模型以达到95分落地标准 [10] - 多家企业开源机器人操作数据集,包括宇树UnitreeG1、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RoboMIND、智元AgiBot World [10]
人形机器人爆单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3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