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文看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信息量太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4 08:4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1]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1][14] - "十五五"时期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1][19] "十四五"时期经济成就 -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在5%以上,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跻身前十 [27]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和目标 - 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6][15] - 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7][14] - 到2035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14] "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2][26]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2][26]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2][22]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12]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2][12] 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 2024年我国人均GDP为1.34万美元,未来十年如果人均GDP年均名义增长5%,2035年人均GDP就会达到2.3万美元左右,比现在增加近1万美元 [20] - 到2035年前我国GDP年均增速要在4.5%以上,才能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约为5.01%,2026-2030年GDP年均预期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较为适宜 [21]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4][19] 扩大内需政策导向 - 扩内需仍是"十五五"的重要工作,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22] - 扩大内需的核心是扩消费,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通过拓展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通过消费场景创新和服务供给瓶颈破除释放医疗、养老、精神文化等消费潜力 [23] - 今年我国赤字率提升至4%,发行了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了4.4万亿元地方专项债,用于提振消费、扩大投资 [22] 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意义 -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和外部技术封锁,迫切需要通过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发展主动权,不仅要补短板,更要在人工智能、芯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原始创新的突破 [28][29] - "十五五"期间发展的重心将全面转向科技驱动和创新引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形成持续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