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与工业竞争态势 - 芯片战争是围绕最尖端技术的地缘政治攻防战,而工厂战争则是围绕国家工业实力和生产能力的胜负争夺[2] - 美国自1989年后制造业出现大规模空洞化,特朗普政府担忧在长期竞争中无法与中国展开竞争,拜登政府启动对华半导体管制,特朗普则采取“大院高税”策略,将关税和管制对象扩大至钢铁、汽车和车载电池等众多工业产品[4] - 特朗普目标是推动制造业回归美国以恢复工业实力,其提出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而中国则以稀土出口管制作为反制,双方在工业实力这一国力核心上均无法退让[6]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维度竞争 - 美国在AI时代已不可能原封不动复原20世纪的工业实力,其考虑将制造业与AI结合以获得新维度的工业实力,或利用开发和制造数据发明新服务[6] - 在AI领域的企业力量对比上,美国GAFAM(谷歌、苹果、Meta、亚马逊、微软)五家企业明显超过中国BATH(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企业,GAFAM股票总市值超过2100万亿日元,接近美国GDP的一半规模[7] - GAFAM的共同点在于强大的盈利能力(过去10年年均增长约18%)支撑高股东回报和设备投资(过去10年年均增长约21%),并成功创造出AI相关新增长点[7][8] 数据资产与工业基础的价值 - GAFAM的增长源泉是互联网数据,但这仅是全球数据量的一小部分,大量离线数据沉睡在企业的开发、制造和销售一线,中国在这方面因拥有丰富制造一线和机器人开发领先而具备优势[8] - 日本拥有不输中美的大量工业资产,包括企业中长期积累的离线数据量(可能比中国多40年)以及在全世界运行的工业产品数量(如日本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10] - 软银集团斥资8100亿日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并计划在业务中增加“制造业”轴心,显示出对工业资产价值的重视[8][10]
芯片战争后是工厂战争,中美谁强?
 日经中文网·2025-10-24 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