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模拟半导体行业正经历一场以"轻封测化"与"制造聚焦"为特征的产业再平衡 [2] - 德州仪器、ADI、英飞凌、Qorvo等模拟巨头罕见地同时调整其制造与封测版图,呈现晶圆回流与封测外迁的双重趋势 [2] - 行业从"自我完备"转向"协同共生",从"拥有工厂"转向"掌控确定性" [21] 一、"轻封测化"成为产业新常态 - ADI与日月光投控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由日月光收购ADI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的全资封测子公司100%股权,交易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3] - ADI通过长期供应协议锁定外包产能,既保持技术话语权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本开支占营收比例自2020年的10%降至约6%,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 [4] - 英飞凌出售其位于菲律宾Cavite与韩国Cheonan的两座后段封测工厂给日月光集团,交易于2024年8月完成,约1200名员工随厂转入日月光体系 [7] - 英飞凌通过出售释放固定资产并减少每年资本开支约3–4亿欧元的负担,可集中资源于前段12英寸扩产 [7] - Qorvo将其位于中国北京与山东德州的封装与测试工厂以约2.32亿美元出售给立讯精密,旨在降低资本强度,支持长期毛利率目标 [9] 二、日月光成大赢家 - 在"IDM去封测化"趋势中,日月光投控成为最大赢家,不仅在资产层面接手了ADI、英飞凌的工厂,更在技术层面深入绑定客户的长期供应协议 [11] - 日月光在马来西亚槟城启动其第五座封装与测试工厂,厂区面积扩张至约340万平方英尺,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封测基地 [12] - 日月光于2025年第一季度投入约8.92亿美元的设备投资,其中约3.95亿美元用于封装业务、4.72亿美元用于测试业务 [12] - 公司预测其2025年先进封装与测试收入将比2024年翻逾一倍,达到约16亿美元,并正评估在美国新建先进封装产能 [12] 三、8英寸晶圆厂关闭愈演愈烈 - 150mm晶圆线已大部分退出主流生产,德州仪器在2025年关闭了位于德州的150mm晶圆厂 [13] - 意法半导体宣布加大300mm晶圆投资,并对Agrate与Crolles两座200mm厂区进行布局调整,前者将逐步转向MEMS生产,后者则扩建300mm产线 [14] - 恩智浦计划关闭包括荷兰奈梅亨和美国在内的四座8英寸晶圆厂,战略性地转向更先进的12英寸晶圆生产 [15] - 英飞凌将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200毫米晶圆厂出售给SkyWater,两家公司签署了长期供应协议 [15] 四、德州仪器:全盘IDM的孤勇者 - 德州仪器计划在美国七家半导体工厂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美国创造超过60,000个新就业岗位,这是美国历史上对基础半导体制造业的最大投资 [16] - 位于德克萨斯州谢尔曼的最大大型工厂投资高达400亿美元,用于建设四座晶圆厂 [16] - 通过12英寸晶圆替代8英寸,单片成本可降低30–40%,公司并不追求"先进制程",而是用规模换成本,用自控换稳定 [19] - 公司过去12个月资本开支约为48亿美元,是当下唯一仍坚持"晶圆+封测"双自控的模拟巨头,计划到2030年内部制造比例达到95%以上 [19][20]
模拟大厂的“动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