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观社论|为了每个人的福祉
经济观察报·2025-10-25 13:56

政策导向转变 - 中国经济发展重点从过去四十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体系(即"物的积累")转向"十五五"时期强调的"人的发展" [3][5] - 政策核心转变为推动"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及"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3][5] - 国家发展目标是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所有人,以实现更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3][5][7] 关键受益群体与行业机遇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创造更多机会,提升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城市待遇和教育水平,利好城市服务及相关消费行业 [5] - 推动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将优化社保制度,特别关注农村老年人,为养老、医疗健康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5]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旨在缓解年轻人求学求职焦虑,利好教育科技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6]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及通过育儿补贴、个税抵扣降低家庭成本,旨在为承受压力的中年人减负,利好消费、育儿服务及财税服务行业 [6] - 政策覆盖母亲、患者等面临人生重大转折的群体,旨在提供更多保障,对应母婴、医疗健康等行业存在潜在支持 [6] 长期发展愿景 - 政策规划跨越"十五五"至2035年,目标是使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 - 国家宏阔愿景最终落脚于每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民之所盼成为国家规划的最终归向和度量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