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100家境内外平台报送了相关涉税信息
经济观察报·2025-10-25 18:35

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实施情况 - 自10月1日起平台企业需首次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及收入信息[2] - 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自身基本信息 4100多家平台报送涉税信息 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60%[4] - 拼多多、饿了么、滴滴出行等头部平台从10月初即启动报送工作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4] 平台合规要求与执行进展 - 所有平台企业需在10月31日前完成首次涉税信息报送 税务部门将为未报送平台提供培训和数据安全通道[4] - 税务部门强调平台需真实、准确、完整报送信息 防止因迟报、漏报、错报被处理[4] -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未按规定报送或存在漏报、瞒报、谎报行为将按违法行为次数认定 责令限期未整改记为一次违法[5] 违规行为类型及监管措施 - 部分平台通过为从业人员批量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 将个人劳务报酬转化为经营所得 套用核定征收少缴个税[7][9] - 个别灵活用工平台通过虚开发票转引税源骗取地方财政返还 或协助分拆收入违规享受税收优惠[8] - 税务部门将追缴分拆收入者的税款、滞纳金并处罚款 策划协助分拆收入的平台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7] 新规对税收征管体系的影响 - 新规完善了征管体系 平衡征纳关系 并为平台信息管理责任设定边界[2] - 通过获取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 有利于及时发现违规转换收入性质等行为[8] - 优化劳务报酬所得个税预扣预缴方式 减轻从业人员办税负担的同时防范收入性质转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