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叠加双十一 快递公司加速走出“以价换量”
财联社·2025-10-26 14:15

行业竞争策略转变 - “反内卷”调价策略显著提升网点盈利能力,有网点表示涨价成功率达100%,双十一单票利润因此改善 [1] - 调价旨在剔除微利客户,引导行业走出不良价格竞争,单票涨幅多在0.1-0.2元,预计未来提价幅度不大但有望持续 [1][6] - 行业竞争焦点从“谁更便宜”转向“谁更稳定、谁更智能、谁的服务体验更好、谁的网络更健康”,迈向价值市场竞争 [13] 旺季货量表现与结构 - 双十一战线拉长使货量分布更平缓,京东、抖音提前启动促销,其货量较平日增加约5%-7% [1][2] - 圆通上海集运中心双十一第一波前期货量同比增10%-20%,当日货量较平日翻倍,申通首波货量已突破1亿件 [2] - 货品价值提升,高客单价商品比例增加,中通网点以美妆品为主,圆通集运中心日用品占比达20%-30%,申通品牌类客户与日化快消类货量增长明显 [4][5][6] 服务能力与基础设施升级 - 云仓布局成为提升服务质量关键,极兔云仓通过预打包实现“秒贴单、秒发出”,将物流环节时效节省6-12小时 [7][9] - 极兔双十一前完成57个转运中心升级,投入超700套自动化设备,圆通上海集运中心设备升级后进港日均吞吐量增80万-100万件,单套设备分拣效率达4万票/小时 [10] - 网点通过“以小换大”扩产能,有中通网点搬迁后单日业务量从1万-2万票增至23万票,单票成本因货量增长而摊薄 [11] 财务指标改善 - 主要快递公司9月单票收入已回升至2元以上,其中圆通为2.21元,申通为2.12元同比增4.95%,韵达为2.02元 [13] - 产能优化带来的单票操作成本下降,最终以激励方式反馈至网点端,形成网点货量提升与集运中心操作量增长的“双向赋能”效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