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发宏观团队】投资补短板:观测四季度和明年经济的关键线索
郭磊宏观茶座·2025-10-26 16:33

投资补短板:观测经济的关键线索 - 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呈现“供给高位、需求分化”特征,工业增加值同比6.2%,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9%,而投资同比为-0.5%,成为主要短板 [1] - 三季度投资下降最快,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从7月的-5.2%降至9月的-6.8%,导致三季度名义GDP同比降至3.7% [1]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0.5%的增速导致供需比升至2.2,高于去年的1.5,可能引发供给过剩、价格收缩和企业盈利压力 [2] - 9月底以来政策加码投资,国开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预计拉动总投资2.8万亿元;农发行投放1001.11亿元,预计拉动总投资超1.26万亿元 [3] - 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债务结存限额下达地方,较去年增加1000亿元,部分将用于经济大省项目建设 [3] - 10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大幅上行7.3个点至59.7,政策工具集中落地带动了增量项目预期 [4] - 2026年作为“十五五”首年,投资活动预计将更为活跃,政策强调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5] 全球资产表现与风险偏好回升 - 10月第四周全球股市齐涨,MSCI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分别收涨1.88%和2.19%,美股纳指、标普500、道指周涨2.31%、1.92%、2.20% [6][7] - 商品市场呈现risk on线索,布伦特原油期货周涨7.6%,铜价内外盘共振上涨,纽约期铜、伦铜、沪铜指数分别收涨3.1%、3.2%、3.9% [8] - 贵金属受重挫,伦敦黄金现货收跌2.8%,白银现货收跌11.3%,国内黄金ETF单周净流出22.51亿元 [9] - 美债利率窄幅波动,2年和10年期利率分别小幅上行2BP至3.48%和收平于4.02%,美元指数小幅反弹0.39% [10][11] - 四中全会提振国内股市风险偏好,万得全A周涨3.47%,通信、电子、电力设备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11.5%、8.5%、4.9% [11][14] - 市场广谱性企稳回升,万得全A成分股中股价超越240日均线的占比从65.35%升至73.6% [13] 海外宏观环境与关键事件 - 美国9月CPI同比增3%,核心CPI同比增3.0%,通胀数据温和强化了市场对10月美联储降息预期 [15][16] - 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举行,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征收10%额外关税 [17] - 美欧联合升级对俄能源制裁,首次直接制裁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WTI原油创近四个月最大涨幅 [17] 高频经济数据与短期趋势 - 高频模型显示10月经济“量降价升”,预计实际和名义GDP分别为4.75%和3.89% [18] - 10月生产端“银十”特征巩固但边际放缓,预计工业增加值从9月的6.5%回踩至5.9% [18] - 出口运价保持韧性,但10月前四周对美集装箱发船吨位量同比均值为-11.5%,降幅边际扩大 [19] - 预计10月CPI环比0.13%,同比0.13%;PPI环比-0.10%,同比-2.30% [19][20] - 狭义流动性维持宽松,央行开展9000亿元MLF操作,月内净投放2000亿元 [21] 财政投资与建筑活动 - 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周环比上升0.18个百分点至59.62%,房建和非房建项目资金均改善,改善区域集中在西南和华东 [24] - 5000亿元地方债务结存限额已开启发行,预计11月发行完毕,用于化债清欠和基建 [25] - 沥青开工率尚未明显反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影响,工具投向新基建、科技产业比例较2022年上升,政策落地存在时滞 [25] 中观产业政策与环境 - 工信部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提高产能置换比例至1.5:1,产能利用严重不足的企业产能不得用于置换 [26][27] - 新规鼓励同一企业集团内部产能优化整合,严禁从非重点区域向重点区域转移钢铁产能 [27] - 置换项目需在投产前拆除老旧设备,项目实施有效期为24个月,并需对照能效标杆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建设 [29][30] 通胀与商品价格动态 - 生意社BPI指数小幅回升0.3%,能源指数周涨0.4%,受美国对俄制裁升级影响,液化天然气、WTI原油、Brent原油周涨8.96%、8.12%、7.67% [31] - 内盘工业品价格多数收涨,动力煤、焦煤期货价周环比分别录得4.2%和18.9%,化工产品价格指数回升0.2% [32] - 新兴制造业方面,存储芯片DXI指数回升18.8%,碳酸锂、工业硅期货价周环比分别上涨4.1%和0.2% [32] - 食品价格中猪肉批发价回落1.7%,非食品项ICPI总指数回落0.6% [32][33] 政策与改革方向 -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34] - 产业方面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预计未来5年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未来10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35] - 央行党委会议提出维护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证监会强调增强资本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