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与进展 - 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得大多数债权人批准,赞成债权人数量占比约98.5%,持有投票计划债权总额约79.6亿美元,占会议投票计划债权总额约94.5% [5] - 重组范围包括公司发行或担保的境外债务,重组成功后境外债务将实现实质性清零,结合境内债务重组,公司整体偿债压力压降近700亿元人民币 [5][6] - 重组方案为全额债转股,针对约95.5亿美元(约680亿元人民币)境外债务,向债权人分派转股价分别为6.8港元/股和3.85港元/股的新强制可转换债券 [9] - 投票赞成比例远超香港法例要求的75%门槛,下一步将向香港高等法院寻求批准,相关聆讯定于11月5日进行 [10][11] - 为应对股权稀释,公司设计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向主要股东提供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 [11] 境内债务重组与资产盘活 - 公司于2023年1月完成160亿元人民币境内债务展期,涉及10笔债券及供应链ABS,加权平均展期期限3.51年 [18] - 2024年1月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涉及154亿元债券,预计削降超50%境内公司债务,留债部分最长展期达9.5年 [18] - 通过配发7.54亿股股份,专项用于偿付选择“股票兑换”方案的境内债券持有人,涉及本息约56亿元,使境内债券余额从114.13亿元缩减至约58.13亿元 [18] - 在项目层面推动债务重组和资产盘活,已有三个项目引入AMC(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中国长城资产注资24.76亿元盘活重庆湾项目,央企信托为天津梅江壹号院二期提供5.5亿元融资支持,以及中信金融资产接手北京融创壹号院项目68.322亿元债权并延长还款期限 [19]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业绩由盈转亏,2021年至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亏损分别为382.7亿元、276.7亿元、79.7亿元和257亿元,2025年上半年又亏损128亿元 [21] - 保交付工作持续推进,2025年上半年在23个城市完成约1.49万套房屋交付,近3年多累计交付68.3万套,2025年下半年预计交付3.91万套 [22] - 2025年1至9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17.6亿元,同比下降12.87%,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10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14% [2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借贷总额约2548.2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约48.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44.04亿元,受限制现金约142.3亿元 [24] - 公司面临大量诉讼,单笔金额超5000万元的诉讼约455宗,起诉金额合计约1663.8亿元 [23] 行业背景与样本意义 - 行业已有60多家上市房企发生债务违约,经历了债务展期、债务重组、逆向混改、破产重整等一系列探索 [6] - 包括公司在内,当前境内外整体债务实现重组或接近成功的房企共3家,另有8家企业境外债重组成功,整体共计11家房企实现境内或境外部分的债务重组 [6] - 公司的化债案例为民营房企债务化解和自救提供了重要样本 [7] - 公司未来房地产开发业务将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核心一、二线城市 [22]
孙宏斌逃出生天
商业洞察·2025-10-26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