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三季报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24日,已有超150家A股公司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24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超过80% [2] - 业绩预增公司有91家,略增23家,另有10家公司业绩在三季度扭亏 [2] - 从已披露正式三季报的1088家公司看,874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超过80% [3] - 64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增长,占比60% [3] 盈利规模与增速 - 预计有136家公司三季度实现盈利,其中101家公司盈利规模过亿,22家公司盈利规模过10亿元 [2] - 中国人寿预告利润下限为1567.85亿元,位居首位,新华保险和立讯精密预期利润规模均过百亿 [2] - 从正式三季报看,共有486家公司盈利规模过亿,其中105家公司盈利规模在10亿元以上,12家公司盈利规模超过百亿元 [3]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154.23亿元,同比增长4%,宁德时代、中国神华、紫金矿业净利润均在400亿元以上 [3] - 有48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预期同比增速超过100% [2] - 硕贝德、先达股份、楚江新材三家公司业绩增速超过2000% [2] - 先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盈利1.8亿元至2.05亿元,同比增速为2807.87%到3211.74% [2] - 从正式三季报看,有157家公司利润增速超过100% [3] 基金经理对三季报的观点与策略 - 前三季度业绩基本反映公司全年经营状况,是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行情预判的重要参考 [1] - 三季报业绩反映的基本面情况,会成为基金经理对四季度乃至2026年投资预判的重要参考 [4] - 需结合财报与产业趋势互相印证,寻找确定性更高的成长机会,并关注估值在合理甚至低估区间的机会 [4] - 若业绩超预期或有反转迹象,会考虑增加持仓或纳入新标的,若业绩下滑或展望负面则会减仓或换股,以优化组合风险收益比 [5] - 三季报是组合管理中校准策略、优化持仓的核心参考,会结合三季报传递的基本面信号对组合进行动态优化 [5] 重点行业与板块分析 - 业绩预喜公司集中在电子(半导体、元器件)、有色(小金属、贵金属、金属新材料)、券商保险、化工(农化制品、化学制品)等行业 [3] - 受益于产品涨价或下游细分行业需求高景气,AI、出海的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更大 [3] - 科技成长板块今年以来涨幅较大,三季报是检验其高成长属性的关键 [5] - 顺周期与内需板块当前被低估,若三季报展现盈利触底或环比改善迹象,将增强市场信心 [5] 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科技主线的驱动因素从上半年的预期驱动逐步转向业绩驱动 [6] - 半导体国产替代链、海外算力链、AI端侧等细分领域公司业绩增长强劲,三季报验证了其景气度的真实性 [6] - 储能行业经历需求爆发、盈利能力明显修复,龙头公司估值普遍偏低,未来两年需求确定性很高 [6] - 多家科创板企业业绩亮眼,AI算力芯片、光通信等新兴产业企业延续良好增势 [6] - TMT板块处于库存增速与收入增速双增的主动补库阶段,过去半年订单和补库趋势持续上行 [7] - AI算力、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等需求确定性强、技术壁垒高的细分方向值得关注 [7] - 科技和高端制造是重点关注领域,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链(大模型和算力)是重点投资方向 [7] - 高端制造领域关注能源变革和自主安全,看好以锂电为代表的电池产业链,以及军工和半导体方向 [7]
季报行情再成焦点!公募调仓换股路径浮现
券商中国·2025-10-26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