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基金:全会为投资提供重要指导,关注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等主线
中国基金报·2025-10-26 20:01

核心观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内需、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成为重要投资主线 [2][4][5] - 政策对科技创新和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极高 强调通过新质生产力牵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8] - 内需战略地位提升 政策更关注需求对供给的影响 消费领域投资机会有望增加 [9] - 房地产行业定位转变 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与民生协同升级 后续调控政策以稳为主 [10]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投资主线 - 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将成为未来五年重要的投资主线 [3] -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大战略下 科技自立自强、国内市场新需求和新供给相互促进、以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望成为重要投资主线和抓手 [4][5] - 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仍是当前政策核心关切点 改革开放处在重要位置 [5] - 202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5.2% 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性较大 2026年经济增长预期设定在5%左右的可能性较大 [5] - 鉴于前三季度GDP增速的良好基础 完成全年GDP增速目标没有悬念 当前更关注四季度PPI的修复情况 [5] - 针对2026年经济增长的部分政策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出台 为经济目标做好储备 [6] 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被放在“十五五”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位置 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8] - 政策对产业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极高 表述更注重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8] - 相较于“十四五”规划 本次公报将科技创新相关任务部署置于显著战略高度 通过科技创新重构产业竞争力并引领产业创新 [8] - 激发增长潜力的主要因素从简单要素供给转变为生产力提升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安全保障 [9] 内需与消费 - 对比“十四五”规划 本次公报对内需和消费支持的表述更为具体 新增“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的表述 [9] - 政策更关注需求对供给的影响 侧重于供需两方面的良性互动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9] - 未来5年 内需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有望较“十四五”时期增加 [9] - 公报将扩大内需提升至战略基点 强调通过惠民生与促消费紧密结合 推动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 [9] - 内需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通过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让老百姓敢花钱 从而促进内需发展 [10] 房地产行业 - 对比“十四五”规划 本次公报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纳入民生建设框架 标志着行业定位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与民生协同升级 [10] - 房地产行业核心在于构建“好房子+保障房”的双轨供给体系 通过城市更新等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10] - 房地产关联行业众多 在内需拉动中仍有重要地位 未来住房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良性互动或进一步显现 [10] - 政策端已转变将房地产作为经济主要发展动力的调控思路 后续地产调控政策将以稳为主 [10] -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约14% 预计行业2026年依然存在下行压力 2027年可能企稳 [10] 其他重点领域 - 公报明确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目标成为军队建设近期核心工作 [11] - 加快自主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仍是资本市场关注军工行业的重要窗口 未来1-2年将看到更多先进装备部署和服役 [11] - 公报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五五”时期可能更注重挖掘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引领能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