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管清友:“极化”时代下的投资新机遇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10-26 18:35

观势:百年变局,大争之势已至 - 全球已进入剧烈动荡的大争之势,其影响将延续至当前及后续一两代人 [3][4] - 世界经济循环模式正在调整,中美双方都在寻求改变过去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失衡状态,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中国致力于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 [4] - 中国制造业已形成独特产业生态,成为世界制造业的终极枢纽,几乎所有行业进入中国后都会被深度整合,输出半成品或中上游产品,难以被其他地区替代 [4] - 中国现有的经济、贸易和军事等综合实力足以应对大争之势带来的挑战 [5] 变局:红利消退,极化效应加剧 - 未来将呈现极端分化态势,即1%与99%甚至0.1%与99.9%的差距,体现在社会阶层、基金行业和区域发展等多个层面 [6] - 经济环境特征从“水大鱼多”转变为“水小鱼大”,因技术壁垒、经济周期及政策调控等因素,发展红利的普惠性显著减弱 [6] - VC/PE行业经历深度调整,许多机构难以为继,市场化GP开始积极对接国有资本,目前国资占比已达LP总量的三分之二 [6] - 极化效应下投资机会依然丰富,但普惠性增长时代已经终结,当前问题主要集中于需求侧,短期表现为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和房地产市场调整,长期是收入分配机制亟待优化 [7] 破局:结构性繁荣与三类企业机遇 - 中国将在多个领域呈现结构性繁荣,具备远见卓识和较高认知能力的群体正迎来重大机遇,基金行业优势在于能与各景气赛道建立连接 [8] - 2025年是重要转折点,随着DeepSeek、军工、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市场共识正在形成中国正迎来科技创新集中爆发期 [8] - 未来企业划分为三大类型:热带雨林型企业以大型互联网平台为代表,持续投入AI领域,构建复杂多元生态体系,创新呈几何级数增长 [9] - 绿洲型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态复杂度不及雨林型企业,创新速度为代数级增长;草甸型企业分布广泛,生命力顽强,掌握核心工艺或技术,与雨林型或绿洲型企业形成互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