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多个反常现象,包括美元在利空背景下反弹、美元与大宗商品同涨、黄金与铜同涨以及全球长债由熊转牛 [5][7] - 这些反常现象反映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与对AI成长机遇的期待并存,导致资金在防御性资产和成长性资产之间进行并行配置 [21][22][23] - 美元近期的强势并非基于经济基本面改善,而是因非美货币走弱和避险情绪推升的临时性需求 [11][12] - 黄金的长期上涨逻辑源于美元信用衰退,而铜价走强则受供应干扰和AI驱动的需求预期支撑 [16][17][20] - 建议采用"哑铃策略"进行资产配置,平衡防御性资产(如长债、黄金)与成长性资产(如铜、白银、AI相关板块) [26] 美元走势的反常与驱动因素 - 美元指数从96上方一度逼近100大关,尽管面临美国经济数据疲弱、政府停摆和降息周期等利空 [5] - 长期利空因素包括美国财政赤字预计超过GDP的7%、债务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以及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信誉受地缘政治因素削弱 [10] - 短期反弹原因包括政府停摆激发避险情绪、非美货币走弱(欧元贬值0.2%、英镑贬值0.6%、日元贬值2.6%)以及数据真空掩盖不利因素 [11] - 美元与大宗商品同涨源于避险资金流入以美元计价的商品,间接增加美元需求 [12] 黄金与白银的市场表现及逻辑 - COMEX黄金价格逼近4400美元/盎司,年内上涨64%,驱动因素包括避险情绪升温(如中美贸易摩擦、地区银行风险)和美联储降息预期 [14][15][17] - 10月21日黄金暴跌超5%至4100美元/盎司以下,主因避险情绪缓解(如贸易协议进展),但长期逻辑仍基于美元信用衰退 [16] - 白银表现更具弹性,年内涨幅达72%,同期跌幅6.27%,因市场容量小且工业需求占比高(全球工业需求占58.5%,其中电力电子应用占40%) [17] - 白银属性介于黄金(金融避险)和铜(工业需求)之间,受益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需求增长 [18] 铜价上涨的供需与预期因素 - 铜价与传统逻辑背离(经济预期低迷时应下跌),当前与黄金同涨,反映供应干扰与AI需求预期 [18][19] - 供应端干扰事件包括印尼Grasberg铜矿减产、卡莫阿-卡库拉矿震、智利Codelco产量创20年新低等 [19] - 需求端受AI驱动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支撑,高盛预测到2030年电网建设将贡献60%的需求增长 [20] - 铜的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并存,但长期趋势由实物供需主导 [19] 市场配置逻辑与历史对比 - 当前市场同时押注防御性资产(美元、黄金、长债)和成长性资产(铜、科技股、AI板块),体现"悲观中寻找机会,乐观中做好防御"的心态 [21][22] - 类似局面曾出现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复苏与通胀担忧并存)和2020年(疫情初期恐慌与流动性宽松共存) [25] - 建议采用哑铃策略,防御端配置长债和黄金,进攻端关注铜、白银及AI算力链,避免追高但可逢低布局 [26] - 反常现象的终结取决于全球经济衰退或复苏的信号明确化,届时市场将回归常态 [26]
世界越来越反常了
 虎嗅APP·2025-10-27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