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获近3亿元融资,这家“清华系”人形机器人创企要成为第二家「宇树科技」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10-27 08:04

公司融资进展 - 2025年10月26日完成近3亿元Pre-B轮融资,由方广资本领投,祥峰投资、中车转型升级基金、聚合资本、东方嘉富、央视融媒体基金、嘉道资本、宽桥恒松等跟投,投后估值约20亿元[2] - 2025年9月3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上海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3] - 2025年8月5日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金浦投资领投,北汽产投、中金资本、晶科能源、赟汇资本、优山资本、卓源亚洲、元智未来等跟投[3] - 半马后累计完成两轮数亿级融资,公司成立以来共完成7轮融资,前5轮累计融资约2亿元[3][4]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22日发布全球首款万元内高性能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首发价格9998元,双十一至双十二期间限量预售,京东上线1小时订单突破100台,3小时突破200台,2天内首批500台售罄[4][5] - 2025年3月14日推出人形机器人N2,是全球首个可连续空翻的人形机器人,售价3.99万元起,该机器人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并获得第二、三名[14][8] - 2025年5月11日生态战略启动大会上新增5000万订单,N2机器人大定突破1000台[18] - 2025年6月18日N2机器人订单突破2500台,总金额突破1亿元[20] - 2025年7月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其中N2交付92台,E1交付13台,环比增长176%[20] 公司背景与团队 - 公司于2023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研发方向涵盖通用人工智能本体、机器人仿生及具身操作系统等[7] - 现有员工超60人,研发团队占比85%以上,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11] - 创始团队为五位90后,包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交叉信息院博士姜哲源(创始人兼董事长),前元璟资本高级投资副总裁张世璞(联合创始人兼CEO),浙江大学本科、清华大学博士胡晨旭(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10][13] 产品矩阵与技术参数 - 产品矩阵覆盖双足行走、仿生交互、上肢操作至通用人形机器人,核心产品包括N2和仿生人Hobbs[25] - N2和E1主要面向科研、教育场景,并扩展至工业、城市安防等领域;仿生人Hobbs应用于导览、娱乐、教育、心理治疗等市场[25] - N2总自由度18,单臂自由度4,腰部自由度1,末端执行器为球手/造型手,基础算力6 TOPs;E1总自由度21,单臂自由度5,配备麦克风、扬声器;E1 EDU总自由度21-29,可选配灵巧手和雷达传感器[27] 生产能力与供应链 - 在北京、常州、东莞三地布局生产基地,北京工厂面积3000平米,常州工厂面积2100平米,东莞基地专注仿生人形机器人生产[28] - 目前所有加工均依靠外协,不自建加工环节[29] 行业定位与发展策略 - 公司是继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后第三家凭借运动能力爆火的“运动派”人形机器人创企,通过半程马拉松比赛迅速出圈[7][8] - 商业化路径优先从ToG和ToB场景切入,实现正向现金流后逐步向ToC场景扩展,最终覆盖工业、商业至家庭场景[29] - 行业存在“硬件派”(以运动能力为亮点)和“软件派”(以AI能力为亮点)两大阵营,公司属于硬件派,定位为硬件卖铲人,客户群体侧重教育、科研及展示场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