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严控产能!建材行业稳增长进行时
证券时报·2025-10-27 12:14

文章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正面临需求疲软、价格下跌、盈利大幅下滑的严峻挑战,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3][7] - 为应对困境,行业在政策引导下正通过严格产能调控、培育新兴市场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三大路径,向高质低碳方向发展 [5][8][10][14] - 头部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跨界布局新产业和出海发展等策略积极转型,以重塑竞争秩序并寻找新的增长点 [8][11][12][13] 严控产能应对低迷市场 - 行业盈利水平急剧恶化:2024年国内水泥全行业利润为266亿元,较2019年历史高点(1867亿元)下降约九成;2024年水泥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达18.8% [7] - 市场需求持续萎缩:2025年1月至9月国内水泥产量仅为12.59亿吨,同比下降达5.2%,需求规模已回落至2010年前水平;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例如2025年8月中旬P.O 42.5散装水泥价格达到全年最低的267.11元/吨 [7] - 企业间分化严重: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亏损面已超55% [7] - 产能淘汰力度加大:2025年1月至9月,停产水泥熟料总产能约118,000吨/日,较2024年同期的99,600吨/日淘汰幅度扩大;预计2025年至2026年将淘汰水泥产能1亿吨,占总产能的10% [8][9] - 行业集中度提升:前十大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从56.5%已升至65%以上 [9] - 政策强力引导:要求严禁新增熟料产能,并执行强制性错峰生产,头部企业停窑执行率超80% [8] 提质创新培育新兴市场 - 企业积极进行业务多元化转型:例如海螺新材收购同行公司股权,并加快发展铝材、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生态家居等新兴产业以优化产业布局 [11] - 头部企业跨界投资寻求新增长点:如上峰水泥投资19亿元入股电子级多晶硅龙头鑫华半导体;中国建材设立15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光伏玻璃、碳纤维等领域 [12] - 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水泥行业通过横向拓展砂石骨料,纵向延伸至混凝土等相关产业,利用协同效应获得竞争优势 [12] - 加速全球化布局以对冲国内风险:截至2024年底,中国大陆中资水泥企业海外熟料总产能近9300万吨,覆盖20多个国家,较2023年的6465万吨增长约44% [13] - 玻璃行业同样寻求多元化:由传统建筑白玻向超白玻璃及颜色玻璃转型,并向深加工领域延伸;部分头部企业在东南亚及北美等海外市场建厂投产 [13] 绿色低碳提升竞争实力 -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玻璃行业推进“煤改气”,当前可使用天然气做能源的玻璃在产产能已达到总在产产能的65%,且占比预计将继续增加 [15] - 广泛应用低碳技术:水泥行业正应用碳捕集与利用、智能化管控系统及替代燃料技术,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与碳排放强度 [15] - 绿色金融与碳市场形成激励:引导企业通过技改降低碳排放,水泥绿色工厂与智能工厂占比呈现上升态势,产能集中度提高至68%以上 [15] - 企业实践绿色生产:例如海螺新材利用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容量约38兆瓦,2024年光伏发电量达2774万度,电力自发自用比例达到80%以上 [15] - 政策支持绿色生产:国家通过专项补贴、税收减免、绿色金融等措施支持企业扩大绿色生产,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