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拍月亮变“P月亮”,当手机摄影被AI算法入侵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旗舰手机影像配置竞争激烈,但AI算法过度干预导致照片"算法味儿"过重,引发真实性与优化效果的争议 [5][14] - AI计算摄影已全面渗透手机影像系统,通过全链路优化降低用户拍摄门槛,但极端场景下算法会失真 [15][16][20] - 手机物理硬件发展受限,厂商转向软件算法挖掘潜力,未来需平衡传感器与AI的边界,实现真实自然的效果 [27][28][44] 旗舰手机影像配置 - 小米17 Pro搭载徕卡超高动态主摄,动态范围高达16.5EV,优化逆光抓拍 [5] - OPPO Find X9 Pro配备哈苏2亿超清长焦镜头,支持120倍数码变焦 [5] - 2025年下半年旗舰机主摄传感器尺寸回退至1/1.28英寸,一英寸大底因占用空间过大被弃用 [27][28] AI计算摄影的应用与争议 - vivo X300 Pro通过自研蓝图影像芯片与联发科AI引擎,实现长焦画质重建算法和端侧AI美颜,提升照片质感 [16][18] - 用户反馈vivo美颜效果比iPhone更讨喜,但算法在超远变焦或高饱和度场景下易失真,如误P月亮、胡须等 [12][20][22] - 数码评测编辑指出AI计算摄影利大于弊,可降低普通用户创作门槛,但需避免过度修饰 [25] 行业技术发展路径 - 谷歌Pixel早在2016年凭借计算摄影超越硬件更强的竞品,证明算力优势可弥补传感器不足 [30][32] - 荣耀首席影像工程师认为硬件发展速度慢,AI是摄影未来方向,需通过算法突破物理限制 [28] - OPPO和vivo提出"用计算消除计算痕迹",聚焦光学重建与真实光影还原,如Find X9系列仅保留少量AI算法 [44] 用户需求与市场反应 - 多数用户追求"傻瓜式"操作与出众观感,而非绝对真实,如华为P30系列虽陷"月亮门"但85天销量破千万台 [43] - 厂商竞争压力促使AI功能内卷,但需尊重摄影客观性,避免完全依赖"AI作画"取代真实记录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