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热潮推动芯片制造商股价飙升,以限制性股票单位(RSU)为主要形式的薪酬大幅增值,形成“金手铐”效应,有效提高了人才留存率 [2][3][5] 行业薪酬与人才留存策略 - 芯片巨头采用与股价挂钩的长期股权激励计划,奖励长期留任员工,惩罚提前离职者,员工需长达四年才能拿到全额股票报酬 [2] - 这是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沿用多年的人才留存策略,旨在满足AI算力增长需求下的人才竞争 [2] - 英伟达采用“前置归属”机制,员工入职第一年可获得最大份额股权,作为吸引顶尖人才的工具 [6] 芯片公司股价表现与员工薪酬增值 - 自2023年1月以来,博通、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的股价涨幅已超过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其他科技巨头 [3] - 2023年英伟达向一名员工发放的48.8万美元股权套餐,目前价值已超过220万美元,增值超过350% [3][4] - 博通一名员工2023年获得的6.6万美元限制性股票单位套餐,如今价值已攀升至约26.5万美元,增值超过300% [3][4] - 部分博通员工持有的限制性股票单位套餐价值超过600万美元 [4] 股权激励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 提前离职会付出巨大代价,一位博通前员工估计,若未被解雇,其限制性股票单位总价值将达到约300万美元,而非已归属的50万美元 [4] - 高额股权催生“彩票中奖者综合征”和“半退休”状态,员工难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同等赚钱机会,降低了离职意愿 [2][4] - 老员工与新股民的RSU价值差距被公开讨论,部分资深管理者“只是在混日子等待股权归属” [5] 股权激励对公司留存率的效果 - 英伟达表示RSU有助于提高留存率,公司员工流动率从2023年的5.3%降至2025年的2.5%,40%的员工任职超过5年 [5] - 博通报告其全球自愿离职率为6.2%,低于科技行业基准,并将股权奖励称为强有力的长期留存激励措施 [5]
芯片大厂员工,戴上金手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