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云泽: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7 21:49

金融服务模式与资源配置 - 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3] - 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3] - 截至2025年9月末,绿色贷款增速达22.9%,科技、绿色、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整体贷款水平[4] - 超600家主体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渠道不断拓宽[4] 产业支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4] - 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 围绕扩大内需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优化跨境服务,加快促进内外贸一体化[4] - 丰富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完善灾害保险保障体系,拓展小微、民营、"三农"金融覆盖面[4] 金融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韧性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6] - 引导各类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构筑多元有序的金融生态[6] - 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引导机构树牢正确观念,纠正无序竞争行为,维护金融秩序[6] - 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中资机构跨国经营管理能力[6] 风险防控与机构整合 - 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8] - 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8]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国已有326家银行通过解散、合并或注销等方式退出市场,大幅超过去年全年198家的退出总量[9] - 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8] 监管效能与全球协作 - 持续提升金融监管效能,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框架[9] - 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央地协同和部门联动,增强监管合力[9] - 加强全球协作,织密全球金融安全网,健全跨境风险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提升国际监管合作和危机管理效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