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平线HSD的确值得理想留意
理想TOP2·2025-10-27 21:50

地平线HSD技术体验评估 - 2025年10月在杭州西湖对A车型的地平线HSD工程车进行了1.5小时试驾,辅助驾驶能力相当不错,明显优于理想L7 VLA在2025年10月的量产版本 [1][2] - 试驾路线为自选,除1次三点掉头外实现0次接管,在安心感、舒适感、丝滑度、时延及堵车连续启停舒适度方面表现均很出色 [2] - 地平线HSD技术架构为以车端视角信息输入、输出轨迹的VA式端到端,云端有语言介入,认为串联式VLA对算力带宽要求过高,VA式端到端尚有潜力可挖 [1] 与理想汽车VLA技术对比 - 2025年8月在北京顺义体验的理想i8 VLA工程车能力明显强于当时理想L7和i6的量产版本 [1] - 试驾地平线HSD过程中几乎没有通过调整滚轮调整速度的欲望,而使用理想VLA时则经常有此欲望 [2] - 难以直接判断2025年10月体验的HSD工程车与2025年8月体验的理想i8 VLA工程车孰优孰劣 [1] 地平线方案表现差异与团队沟通 - 不同车型搭载地平线HSD的表现差异显著,A车型工程车辅助驾驶能力很不错,而B车型工程车表现很一般,差异原因包括芯片算力不同以及主机厂配合度 [2] - 地平线智驾团队沟通诚实度高,主动详细说明方案在极端天气、非标场景、复杂博弈、必须加塞导航等场景下体验一般的局限性 [3] - 地平线相关人员非严谨评估其HSD方案可能达到特斯拉FSD V13约60%的水平 [3] 人机交互与主机厂合作 - HUD和车机构成智驾体验重要部分,但地平线与主机厂合作中,车机与智驾适配高度尊重主机厂意见,导致部分设计如SR界面位置、导航目的地更改按钮不符合直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