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月之暗面(月暗)正面临关键的战略转型期,其核心产品Kimi的月活跃用户(MAU)出现显著下滑,公司通过融资、产品路线调整和开源策略寻求突破,但坚持通用大模型和To C商业化路径使其面临巨大挑战 [6][8][17][19][22][30] 融资与估值动态 - 月之暗面据传即将完成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潜在投资方可能包括a16Z,但赴美IPO的传闻被指不实 [5] - 目前大模型“六小龙”中估值最高的是智谱AI(400亿人民币),其次是MiniMax(300亿人民币),若月暗此轮融资落地,其估值可能超越MiniMax并逼近智谱 [6] - 融资动向表明资本仍愿意相信月之暗面的叙事,但公司需证明其商业化能力 [7] 产品与战略调整 - Kimi的MAU从去年有望破亿跌至目前约2700万,远低于豆包(约2.5亿)和DeepSeek(约1.7亿),且被夸克反超,自然流量增长未形成闭环 [10][12] - 公司停止大规模投流,将战略重点转向Coding和Agent方向,试图让AI超越搜索和问答功能 [13] - 2025年9月上线OK Computer Agent,并推出分层订阅付费计划(49元/月、99元/月、199元/月),针对深度研究和编码等高价值场景 [15] - 公司将“深度研究”、“OK Computer”等能力打包为服务包,旨在筛选愿意为稳定、高效工作流付费的专业用户 [15][16] 开源策略与成本挑战 - 月暗在2025年开源Kimi K2及智能体、编码工作流组件,试图通过开源换取开发者生态和市场份额,但开源不会直接解决流量分发弱势 [18][26] - 开源策略需承担高昂的算力与服务调用成本,而用户使用强度不足难以支撑成本扩张 [30] - 公司需在成本控制与用户付费之间找到平衡,未来半年是关键窗口期,需应对DeepSeek R2发布等行业变量 [30] 坚持基座模型与To C路径 - 月暗坚持训练通用基座模型,认为这是维持长上下文、并发研究、Agent编排等核心体验稳定性的基础,也是掌握定价权的关键 [20] - 与其他公司转向垂直领域或To B/To G模式不同,月暗坚持基座模型+Chatbot的To C路径,但面临短期收入弹性差、与DeepSeek等对手在通用市场高度竞争的压力 [21][22] - 公司最新发布的K2模型获得好评,但流量入口弱势和成本压力仍是核心挑战 [25][28]
月之暗面能扳回一局吗?
虎嗅APP·2025-10-28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