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行业背景 - 科技创新领域呈现政策与产业共振,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重点方向 [3] - 2023年9月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写入中央文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为首要任务 [3] - 2024年6月国办发布“创投十七条”,2024年9月发布保险业新版“国十条”,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投资优势,培育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3] - 2024年3月《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多元化投资工具支持创业投资 [3] - 中国人寿集团要求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 [3] 投资策略与创新 - 公司探索形成S基金份额等创新投资策略,以破解保险资金审慎原则与科技创新高风险间的结构性矛盾 [4][5] - 中国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已达14万亿元,但面临募资与退出难题,形成股权市场“堰塞湖” [5] - 通过S份额进行长期耐心资本接力,缓解“堰塞湖”问题,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增量资金 [6] - S策略通过选择接力时点进行价值分析,平衡资金审慎性与创新风险,为保险资金长期配置寻找新增长极 [6] - 该策略构建新型政企合作模式,实现政府引导产业“从0到1”与市场化资金接力“从1到100”的良性互动 [6] 具体实践案例 - 2022年公司发起“中国人寿-电子混改1号股权投资计划”,完成19.9亿元增资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资金用于PKS体系建设、发展集成电路先进制程等,助力突破“卡脖子”技术 [9] - 2023年11月发起“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投资规模约118亿元,以S份额方式受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权,一次性投资2016年以来集成电路优质企业一揽子资产组合 [10] - 2024年12月发起规模50亿元的“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方式参与创投母基金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硬科技领域投早、投小、投长期 [11] - 上述实践实现了从探索“卡脖子”技术、布局核心科创到发力创业投资的逐步进阶,以“类指数投资”布局“四投”领域,在保险资金与创业投资间“架桥铺路” [8][11]
国寿资产:以S策略架桥铺路,创新险资投资科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