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与规划 - 二十届四中全会定调绿色发展,提出三个“加快”: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2] - 第五批CCER方法学出炉,覆盖16类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专业领域中的8类,整体进度已达半数,房地产、氢能等领域迎来碳资产机遇 [2] - 可再生能源消费新规划引入最低比重目标,重点发展绿电直连和绿证交易,并拓展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元形式在供热、制氢等非电领域的应用 [2] - “十五五”至2035年是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十年,绿色低碳转型蕴含重大机遇,需依靠“科技+政策”双轮驱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3][4] 行业发展与市场动态 - 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达到86%,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4] - 绿色产业在过去五年增长五万亿元,清洁能源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逐年稳步增长,在促进技术创新、投资、消费、贸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5] -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呈现购销两旺态势,约11%的境外绿色债券以人民币计价,市场价值发现过程逐步完善,流动性溢价日益显现 [5] - 核电驱动华南绿色转型,广东核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位居全国前列,粤西地区核电布局有待填补 [6] 企业实践与信息披露 - 截至2025年7月,3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4年ESG相关报告,披露率基本实现全覆盖,远高于A股市场45.67%的整体披露水平,超过170家公司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 [6] - A股化肥企业过半无ESG信息披露,中国氮肥平均利用率约为28%-41%,氮肥过量施用造成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并增加农业氧化亚氮排放 [5] - 企业应用全球首个生物多样性标准时,首要难点在于识别生物多样性对企业的影响,需先明确影响及依赖关系,再评估风险与机遇并制定行动方案 [5] 技术创新与系统构建 - 新能源产业进入从“主力能源”迈向“主导能源”的关键期,需加快主体能源从化石能源到非化石能源的更替,优化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组合 [3][7] - 当前新增电力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风电和光伏满足,但尚未达到大规模替代存量化石能源发电的阶段,绿色转型趋势不变 [7] - 能源转型是以电力为中心的根本性经济社会转型,面临新的能源安全、资源约束及环境影响挑战,需通过协同创新提出破解框架 [7] - 蓝顿旭美公司布局马铃薯全产业链,通过全链条整合实现循环经济,利用马铃薯废料制作塑料袋、纸张等 [7]
《洞见ESG》10月刊 :四中全会定调绿色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8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