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家底”超400万亿!系统化“三资”改革渐次启幕
证券时报·2025-10-28 17:10
国有企业资产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达401.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为109.4万亿元 [3] - 过去五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和国有资本权益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4%和11.0%,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5%以内 [3] - 资产规模的稳健增长彰显了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地位,构成了国家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 [1][3] 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推进 - 以“盘活存量”为核心的国有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改革在地方拉开序幕,湖北、安徽等省份已出台系统性方案 [1][7] - 此项改革旨在通过市场化方式激活“沉睡”资产价值,优化国资布局并提升运行效率 [1][5] -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主要得益于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 [6] 地方改革实践与方案差异 - 湖北省方案聚焦矿产、林业等六类国有资源,实物、股权等五类国有资产,以及低效闲置两类国有资金 [10] - 安徽省方案明确将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八类资产、五类资源及两类资金纳入清查盘活范围 [10] - 两省方案实施范围存在差异,但核心目标均为构建统筹管理体系,落实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 [7][10] 改革目标与原则 - 改革核心是通过盘活存量、激活增量、统筹配置,达到提升财政效能、缓解收入困局、保障民生和驱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9] - 湖北省提出“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三项原则 [9] - 分析认为依据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指引,各类国资盘活范围有望扩大,地方资金来源将得到有效补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