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的“十三五”、“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构成了一条从“高速增长收官”到“高质量发展开局”,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攻坚”的战略递进链条 [1] - 发展主线已从规模扩张根本性转向以“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为双引擎的质量、效率与安全并重的新模式 [1] - 这体现了一个更加注重质量、效率、公平、安全与可持续性的综合性发展模式正在成熟定型 [3] 发展战略演进脉络 - 规划重心经历深刻转变:“十三五”时期“保速增效”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时期确立“高质量发展”主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十五五”时期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 三期规划共同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体现了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的自我革新与螺旋式上升 [1] 核心动能转换 - 经济增长引擎已从依赖要素投入全面转向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 [2] - “科技自立自强”地位急剧上升,从“十三五”的选项之一跃升为“十五五”的首要任务 [2] - “扩大内需”从辅助手段提升为战略基点,标志着增长模式的深刻重构 [2] 目标体系升级 - 规划指标体系呈现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再到“系统效能与公平福祉”的演进 [2] - 经济增长目标从刚性量化转向弹性区间,创新指标从研发投入转向高价值专利和产业融合 [2] - 绿色指标从末端污染控制转向源头“双碳”引领和生态价值实现,民生指标从兜底保障迈向普惠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实质性步伐 [2] 治理理念演进 - 规划实施机制从政府主导走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并进一步向“多元协同、系统治理”深化 [2] - “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支柱,公众参与更加数字化、精准化 [2] - 对外开放从“双向开放”升级为“自主开放”,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持续进步 [2]
国泰海通|政策研究:中国五年规划的演进脉络——从“十三五”到“十五五”的战略转型与路径深化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2025-10-28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