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 山河智能三季度营收微降2.08%,但净利润飙升177.57%至9665万元,主要增长动力来自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际亏损1.05亿元 [1] - 多家公司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包括荣亿精密(大幅减亏)、海伦哲、大连重工、长龄液压、杭叉集团和柳工 [1] - 柳工营收规模超250亿元,体量庞大仍实现10%以上的利润增长 [1] - 杭叉集团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达74.89% [9] - 中联重科实现超过30%的利润增长 [9] - 铁建重工等部分企业曾出现业绩下滑,显示行业内部存在分化 [9] 行业复苏驱动力:海外市场 - 工程机械出口额达5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6%,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2] - 企业战略从“走出去”升级为“扎下根”,例如安徽叉车集团在全球布局7个海外中心,提供本地化服务 [2] -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行业巨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过半,中联重科三季度海外收入猛增35.42% [2] -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上,徐工、三一、中联三家中国企业的总市场份额达到12.4% [2] 行业复苏驱动力:国内政策与需求 - 2025年前九个月全国挖掘机销量达174,039台,同比增长18%,作为基建“晴雨表”表明项目开工活跃 [2] - 国内政策支持力度大,包括去年10月国家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以及今年安排的2.7万亿元专项债,资金流向基建项目将转化为设备需求 [2] - 具体大型项目如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新藏铁路等世纪工程将产生巨大设备需求 [3] - “十五五”期间将聚焦深海、深地等未来产业,带动矿山机械等设备需求 [3] 行业技术升级趋势 - 产品电动化趋势显著,2024年电动装载机在全部装载机中占比已达10.4% [4] - 杭叉集团利润增长超过11%,部分得益于高毛利的电动和智能产品销售良好,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3.57个百分点 [4] - 三一集团已能提供从电动装备到清洁能源、智能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 [4] - 智能化与无人化取得进展,徐工集团推出L3级别无人驾驶装载机,可在固定矿区实现完全自主连续作业 [5] - 柳工展示了整个电动矿卡车队的无人编组运行技术 [5] 行业面临的挑战 - 行业存在产能未完全利用的问题 [7] -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为中国设备出口设置壁垒 [7] - 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呼吁避免“内卷”和非理性价格战,应聚焦质量与创新 [7]
7家工程机械发布3季报,业绩全部同比增长,最高增177%!
工程机械杂志·2025-10-29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