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股市10年来高位,IPO窄门难入
日经中文网·2025-10-29 15:34

IPO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1月至9月中国大陆IPO筹资额为100亿6500万美元,虽比上年同期增长约7成,但与同期最高的2022年(633亿4600万美元)相比大幅下降84% [4] - 同期IPO企业数量仅有75家,仅相当于同期最高的2021年(375家)的20% [4] - 尽管上证综合指数处于10年来的高位,IPO企业数量和筹资额依然低迷 [2][4] IPO政策导向与资金流向 - IPO活动日益凸显政策导向,资金被优先引向纯电动汽车、半导体等具有发展潜力的制造业 [2][5] - 金融机构通过控制股票市场供给规模防止股市行情暴跌,对市场供需影响较大的大型IPO及非制造业领域IPO被引导至香港市场 [5] - 中国上市公司在2015年至2023年间,制造业获得的补贴占销售额比例为0.63%,而非制造业仅为0.20%,补贴优先分配给能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做贡献的行业 [9] 重点行业IPO表现 - 在1月至9月IPO筹资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5家属于汽车零部件等汽车相关领域 [5] - 筹资额排名靠前的汽车相关企业包括中策橡胶(5.6亿美元)、黑龙江天有为电子(5.1亿美元)、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5.1亿美元)、上海友升铝业(3.1亿美元)和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2.7亿美元) [6] - 半导体相关企业被优先推动上市,筹资额前十公司中的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3.5亿美元)和湖北兴福电子材料(1.6亿美元)属于该领域 [6] 科创板与前沿技术企业 - 科创板作为让国家重视的企业上市的板块被广泛认知,在1月至9月筹资额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3家在该板块上市 [7] - 半导体企业中科寒武纪科技已在科创板上市 [7] - 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计划年内提交上市申请,GPU公司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已快速通过上市委员会审核,审批周期仅3个月 [9] 未来政策展望 - EV、半导体、机器人均为中国领导层重视的产业领域,可称之为“国策股” [9] - 中国在二十届四中全会上讨论了2026至2030年经济运行方针,未来很可能继续采取重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措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