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急剧恶化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 [2][4] - 经营利润仅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暴跌99% [2][4][13] - 第三季度出现9.66亿欧元的经营亏损,而去年同期盈利9.74亿欧元 [2][12] - 经营回报率从去年同期的14.1%骤降至0.2% [4] - 全球交付量为212,509辆,同比下降6% [4][15] 资本市场地位显著下滑 - 公司股价整体下跌,市值蒸发数十亿欧元 [16] - 被从德国DAX指数中移出,降至中盘股MDAX指数,象征性地被“降级” [16] - 与2022年上市时高达750亿欧元的估值及一度突破830亿欧元的市值形成强烈反差 [4] 核心市场遭遇严重挫折 - 中国市场前三季度销量仅为32,195辆,同比大幅下滑26% [15][17] - 中国市场第一季度销量暴跌42%,仅9,471辆 [17] - 失去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地位,该市场曾连续八年贡献全球销量近30% [17][18] - 北美市场销量增长5%至64,446辆,但利润被关税成本侵蚀 [15][27] - 德国本土市场销量下降16%至22,492辆 [15] 电动化战略遭遇重大挑战与调整 - 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上市计划,延长燃油和混动车型生命周期 [25] - 终止电池自产计划,并为此支付约27亿欧元的重组费用,是利润暴跌最直接原因 [25] - 原定2030年纯电车型占比超80%的目标被重新规划 [25] - 2025年前三季度纯电车型占比仅23.1%,远低于“2025年超半数新车电动化”的原计划 [26] 面临多重外部压力 - 美国关税支出今年已达3亿欧元,全年预计损失7亿欧元,迫使未来提高售价 [27] - 战略重组与关税造成的总成本预计高达31亿欧元,其中12亿将直接冲击现金流 [27] - 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的新能源价格战,国产品牌如小米、理想、问界等迅速占领豪车价位区间 [31] - 德系豪华车品牌如奔驰、宝马也面临销量下滑和利润预期下调,集体失去定价权 [31] 内部改革与战略转向 - 任命迈克尔·莱特斯为新任CEO,将于2026年上任,其兼具传统豪华车与新能源车管理经验 [39] - 计划未来几年裁员1900人,并在年底前削减2000个临时岗位以削减成本 [40] - 在上海新设立研发中心,组建约300人团队专注于本地化车机系统开发,计划2026年搭载全系车型 [37] - 计划到2026年将中国经销商数量减少至约100家,集中资源投向一线城市 [37] - 公司将未来竞争焦点转向“让汽车更个性化、更独特、更具吸引力”,而不仅是性能与品牌 [33]
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崩盘了
 盐财经·2025-10-29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