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过东南亚才明白:内卷或许能赢下某次战役,却摧毁了整个战场
创业家·2025-10-29 18:16

中国摩托车行业东南亚市场历史教训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企业以价格战进入东南亚市场,将摩托车均价从700美元大幅削减至200美元[3] - 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消失,企业无法维持售后服务和产品品质,最终引发口碑崩塌[4] - 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包括雨季熄火和山路解体等严重故障[5] - 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在东南亚市场全线溃败,严重损害"中国制造"品牌形象[6] 日本企业长期主义经营理念 - 花王公司明确将顾客满意度作为首要目标,而非利润或竞争定位[11] - 三得利通过深度理解顾客需求实现市场逆袭,尤其在中国市场取得显著成功[11] - 龟甲万采用文化适应策略进行全球化扩张,不改变产品本质但改变顾客认知方式[13] - FANCL以"无添加"理念构建差异化优势,将顾客健康需求置于首位[13] - WORKMAN通过消除顾客购买顾虑获得市场成功,被称为"社畜救星"[15] 日本零售业精细化运营模式 - 7-11采用OFC区域督导模式,基于实际销售数据为加盟商提供选品、陈列和库存建议[22] - 神户物产业务超市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近50%,通过观察消费者行为确定产品配比[22] - 神户物产建立高效供应链体系,拥有25家食品加工工厂和超过350家全球合作工厂[25] - 龟甲万每年收集10万份消费者反馈,根据不同场景研发不同规格的酱油产品[23] - 花王维持高研发投入占比,通过技术矩阵运营将研发与市场需求直接挂钩[23] 日本制造业产品创新方法论 - 三得利威士忌调和师每天品尝200种原酒,通过感官判断而非实验室数据确保品质[24] - FANCL针对不同市场调整产品规格,日本市场强调"无添加",中国市场优化胶囊尺寸[24] - 7-11前CIO碓井诚提出数字化零售创新理念,获得中国多家互联网企业高层认可[25] - WORKMAN从B端转型C端的关键是不追逐潮流,而是深入工地郊区发现真实需求[23] - 龟甲万从17世纪的家庭作坊发展至今,产品线扩展至2000多种SKU[27] 日本企业低增长期生存策略 - 日本国民品牌通过"稳根基+小创新"模式在低增长期积累增长势能[21] - 企业采用"耕地逻辑"深入一线,观察顾客动线和真实需求[21] - 在全场景中创造"超预期"体验成为破局核心策略[21] - 三得利通过持续创新应对老龄化时代需求变化[30] - 企业注重现场主义,通过触摸产品质感而非依赖数据决策[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