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年前被风暴摧毁的核电站,被谷歌在2029年叫醒
美股研究社·2025-10-29 18:34

项目背景与核心交易 - 2020年8月10日,杜安·阿诺德核电站因遭遇历史级derecho风暴导致冷却设施严重损坏而提前退役[4] - 五年后,NextEra Energy与谷歌宣布合作,计划在监管许可到位后重启这座615兆瓦的核电站,目标最早于2029年第一季度并网发电[6] - 谷歌与NextEra签署了为期25年的长期购电协议,同时NextEra将合资方30%股权并入,成为电站100%所有者,交易结构为“电力直签+资产方重启”而非谷歌收购核电业务[6] 重启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 - AI训练与推理需要稳定、洁净、可7×24小时交付的“基荷电力”,而核电恰好能满足数据中心对“零碳、可调度”电力的核心需求[7][8] - 科技巨头正回归核能等“可调度清洁能源”,微软牵手Constellation推动宾州三里岛重启,亚马逊与Talen就宾州Susquehanna核电站签下1920兆瓦级长期PPA[10] - 在去碳化方向下,核能成为“清洁+稳定”的少数解决方案之一,以填补光伏与风电间歇性供电留下的7×24小时算力电力缺口[11][12] 项目时间线与监管进展 - 项目时间线为:2020年风暴关停 → 2024-2025年NextEra评估重启 → 2025年8月FERC豁免通过 → 2029年一季度目标并网[13] - 2025年8月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已发豁免,为重启扫清一项关键流程,但仍需核管会逐项核查与许可[6] - 重启需完成设备更换、冷却系统修复、变压器与安措升级,难点在于工程与审批的“双路径按时落地”[15] 行业影响与投资逻辑 - 能24/7发电的“可调度清洁电力”将获得明确的估值确定性溢价[19] - 20–25年的长协将把电价波动与碳排目标固化进企业经营模型,降低波动性[20] - 传统公用事业中的“被忽视角落”(如退役核电)在AI时代可能获得估值的“第二生命”,资产再配置趋势显现[21] 项目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 重启意味着本地核电工程、检修、运维岗位的再出现,对县与市的税基、职业教育产生“二次分红”[18] - 把退役核电站修回并网,本质上是为区域电网增加一块“抗冲击”的稳定锚,提升电网韧性[17] - 核电的容量系数稳定在高位,PPA锁定的“实电”能直接托底大模型夜间批量训练等算力排程,降低碳强度与断电风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