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谷的「十万大裁员」:Meta按代码量裁员
36氪·2025-10-29 21:35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浪潮正驱动科技行业进行大规模职位版图重塑,其特点是“边裁边招”,即削减传统或支持性岗位的同时,积极招募AI相关高技能人才 [3][11][16][26][28][43][49][87][91][98][99] 科技巨头裁员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全球科技行业裁员人数超过15万,2025年已削减近10万个职位,AI普及和经济不确定性是主要推手 [12][13] - 谷歌调整组织架构,云部门裁撤超过100个设计岗位,资源倾斜至AI产品研发 [18][40][41] - Meta通过绩效评估淘汰5%员工,缩减Reality Labs约100个岗位,并裁撤AI基础设施部门约600人,但顶尖AI团队TBD Labs未受影响 [18] - Salesforce在2023年累计裁员约8000人,2024年裁减1000人,2025年旧金山总部再裁员262人;CEO称AI效率提升使客服需求减少4000个岗位 [20][21][22] - 微软在2023年裁员1万人后,2025年5月一次性裁减超过6500个岗位(占全球员工约3%),以投入资源发展生成式AI产品和Azure云服务 [32][33] - 亚马逊自2022年以来累计裁员约27000人,2025年重组Wondery(裁100人)及设备与服务部门(裁约100人),以聚焦核心业务并为AI项目腾出空间 [34][37][38] - 甲骨文在湾区裁员数百人(西雅图101人、旧金山254人、圣克拉拉101人),思科在加州裁撤221个岗位,资源转向云服务、网络安全等AI相关领域 [45][46][47] 初创与独角兽企业的AI转型 - 自由职业平台Fiverr裁员250人(占员工总数30%),旨在打造“AI原生”产品体系 [52] - 营销科技公司Yotpo裁员约200人(占团队34%),关停传统营销业务,集中开发AI驱动工具 [54] - 求职平台Indeed与Glassdoor合计裁撤1300个岗位,整合资源以利用AI提升招聘匹配效率 [56][57] - 数据标注独角兽Scale AI裁员200名员工并终止500名合同工合作,其在被Meta以约143亿美元收购后优化支出 [61][62] - xAI裁掉约500名数据标注员(占团队三分之一),由“AI专家”取代,转向专业化聊天机器人训练 [64][65] - 对话式AI初创公司Gupshup两轮裁员累计影响近半数员工(约300人),以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 [69][70] - AI代码生成公司Windsurf在被收购后裁撤30人,并为剩余200人提供自愿离职方案 [71][73] 传统行业与新创企业受波及 - 星巴克裁撤1100名技术员工,将部分IT职能外包,反映数字化转型中内部岗位被外部服务或AI工具取代 [77] - 通用汽车底特律电动车工厂裁员200人,电动车新秀Rivian三度裁员累计近900人(最近一次裁600人,占约4%),应对市场增速放缓和需求降温 [79] - 英特尔计划裁减多达20%的员工(约21000人),重点针对代工服务部门,以削减成本并专注AI芯片制造 [79] - 西门子全球裁员约5600人,主要集中在自动化和电动车充电业务,以提升竞争力 [80] - 共享出行平台Turo裁员150人,企业协作软件Smartsheet被收购后裁逾120人,人力资源平台Workday裁减1750名员工(占8.5%)以压缩开支 [82] - 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解散一半员工并关闭运营,残存资产被母公司通用汽车收编 [83] AI对岗位结构的双重影响 - AI自动化冲击重复性、支持性岗位(如客服、测试工程师、市场运营、技术文档撰写人),例如Chegg因学生转向ChatGPT裁员逾200人(占22%),Canva解雇十多位技术文档撰写人 [93][94] - AI浪潮催生对机器学习工程师、Prompt专家、数据科学家等新兴角色的高需求,企业争抢顶尖AI人才 [43][91][96] - Salesforce裁掉4000名客服人员,却计划新增5000名销售推广AI产品;IBM用聊天机器人取代200位人力招募专员,但通过业务转型实现员工总数增长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