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氢能产业正通过技术突破、成本下降和应用场景拓展,从示范阶段走向规模化应用,有望激活万亿级市场 [2][4] -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氢能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行业进入关键发展期 [2] 制氢技术与成本突破 - 广东佛山项目利用生活垃圾制氢,年产能达6500吨,成本可控制在每公斤10元,具备大规模应用前景 [4] - 该项目通过将垃圾转化为碳粉,再气化制取合成气,实现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碳粉成本每吨低于200元 [6][8] - 国家能源集团在宁夏的绿氢项目成本控制在每公斤20至25元 [34] - 电解水制氢成本相较2020年下降近50%,预计2030年绿氢价格可达每公斤10元左右 [48][50] - 2024年绿氢价格预计较去年下降10%以上 [44] 多元化应用场景落地 - 广东佛山建成全国首个燃料电池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示范项目,为1700多户居民供电,二期规划将叠加光伏与氢储能,年均制氢900吨 [10][12] - 全国首台可移动式零碳制氢发电车投入使用,每小时产氢80立方米,可持续发电10小时,可替代柴油发电机 [14] - 浙江宁波氢电耦合示范工程实现电氢双向转换,投运后每天可满足10辆氢能大巴充氢和50辆电动汽车充电 [18] - 氢电耦合技术未来将应用于零碳公路运输、海上综合能源等领域 [20] 交通物流领域规模化应用 - 重庆至南宁沿线已建成四座加氢站,形成跨区域供氢线路,服务氢能重卡 [22] - 氢能重卡百公里能耗7-8公斤氢气,按每公斤25元计算,成本约200元,比柴油车节省近一半 [24] - 加氢站通过技术与补贴将终端氢价控制在每公斤25至30元,日供氢量可达3200千克 [26] - “十四五”期间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每千瓦近万元降至2000元以内,经济性提升 [28] - 江苏苏州生产线四季度集中交付900台氢燃料电池系统,单台120千瓦系统售价约30万元 [30] - 国家能源集团25辆氢能重卡在宁夏已累计行驶超172万公里,使用光伏电解水制取的绿氢 [32] 工业领域与绿色氢氨醇前景 -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将于11月底在吉林松原投产,总投资296亿元,构建风光发电、绿电制氢、绿色合成氨醇完整产业链 [38] - 绿色氢氨醇技术可解决风电光伏“弃电弃光”问题,提升项目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交通、航运等领域,拓展万亿级市场 [40] - 到2035年,中国风电光伏总装机预计达36亿千瓦,尚有19亿千瓦新增空间,绿色氢氨醇是重要消纳路径 [46] - “十五五”是绿色氢氨醇从示范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过渡期 [46]
奋进“十五五”续写新篇章︱ “十五五”氢能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 “绿氢”激活万亿市场
国家能源局·2025-10-30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