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潘功胜最新发文,详解“双支柱体系”主要任务
证券时报·2025-10-31 14:05

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 优化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和货币政策中间变量,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为发挥利率调控作用创造条件 [1][4]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央行政策利率作用,收窄短期利率走廊宽度,畅通政策利率向市场基准利率及金融市场利率的传导 [1][4] - 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以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融资结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5] -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其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5] - 持续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利率政策传导效能,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等政策在需求管理、结构调整方面的协调配合 [5] 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监测评估框架,聚焦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跨境资本流动、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领域 [7][8] - 做实覆盖全面的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对经济运行、重点金融机构、跨境资本流动、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及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 [2][8] - 丰富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继续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的工具,研究储备应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工具 [2][9] - 建设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强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协同,发挥存款保险、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及央行最后贷款人作用 [9] - 加强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安全能力建设,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