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资本视角下的年金管理思考
13个精算师·2025-10-31 11:3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年金基金投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政策推动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实现长期稳健收益[2] - 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贡献下行,权益类资产收益贡献提升,年金基金需提高权益配置并丰富投资品种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2][13] - 年金基金管理机构需积极响应长周期考核政策,受托人、投管人和托管人需提升相应管理能力以应对新环境[2][24] 年金投资环境变化 - 中国GDP增速从10年前的8%降至5%附近,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新阶段[6] - 中国广谱利率中枢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3年11月的历史高点4.72%降至2025年9月的1.86%[8] - 存款类产品收益率中位数从2018年的4.89%下降到2024年的3.12%,6年间下降177个基点[10] - 模拟年金组合显示,权益类资产在组合业绩贡献占比从10年前的33.6%上升至近三年的38.3%[13] - 年金基金战略资产配置有效边界向右下方移动,需承担更大风险维持预期收益水平[17] - 截至2025年9月,年金基金规模达7.56万亿元,较"十三五"期末增长4.02万亿元[18] 年金投资新环境应对举措 - 拉长考核周期可从一年改为三年,权益比例从15%升至32%时,三年考核期亏损概率从年度23.0%降回9.1%附近[21] - 需丰富投资品种,引入贵金属、REITs、私募股权等低相关性另类资产,推动有效边界向左上方回移[22] - 对标海外成熟养老金,CalPERS传统权益及固收类资产仅占67%,过去十年年化收益率超6%[23] 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落实措施 - 受托人需协助制定长期业绩目标,修订长周期考核办法,强化"三投"评估和过程风险管理[25] - 受托人应加强宏观经济研究,优化大类资产定价模型,强化投管人评估和投资经理评估[26][28] - 投管人应加强股票团队建设,提升权益投研能力,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和系统建设[29] - 托管人应加强长周期考核下风险管理能力,确保资产安全合规运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