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套动作数据,如何成为所有人形机器人的「通用语言」?
机器人大讲堂·2025-10-31 17:09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行业面临因硬件参数碎片化、控制协议封闭等导致的"数据孤岛"问题,这成为行业规模化落地的最大阻碍 [1][8][10] - 灏存科技提出"运动数据通用化"的破局思路,通过构建从数据采集到跨品牌适配的全栈技术体系,试图用一套标准化的人类动作数据驱动不同品牌的灵巧手 [2][4][5] - 该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不改变各企业硬件技术路线,而是将人类手部运动规律转化为全行业能共用的资源,以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产品落地速度 [4][8] 行业难题分析 - 硬件参数碎片化导致数据"水土不服":不同品牌灵巧手的关节自由度、扭矩输出、运动范围差异显著,传统动捕数据映射到机器人时易出现动作僵硬或机械损坏 [8] - 控制协议封闭引发"重复造轮子":主流企业多采用私有自研协议,研究者更换设备需重新开发接口,单款灵巧手完整适配周期长达1-3个月 [10] - 采集场景受限导致泛化数据"源头枯竭":传统光学动捕系统依赖固定场地,难以覆盖工业、户外、家庭等真实复杂环境 [10] - 个体差异导致数据"千人千面":人类操作员手型尺寸、运动习惯不同,原始数据若未经标准化处理会切断跨场景复用可能 [10] 灏存科技的解决方案 - 打造"运动数据通用化"系统:将人体动作解耦成不依赖硬件的通用运动参数(如手部21个关键关节旋转角度),再根据预设硬件信息自动完成运动映射和参数调整 [4][5][14] - 系统已实现让通用数据精准适配灵心巧手LinkerHand、傲意ROHand、强脑科技Revo、因时RH系列、灵巧智能DexHand等主流灵巧手 [14] - 设备端到端传输延迟进入毫秒级,确保人体动作与灵巧手执行同步响应,并支持多设备协同(如全身动捕+数据手套联动) [15] 核心硬件产品 - MOTCAP G6s数据手套:聚焦手部精细动作精准采集,具备低延迟同步和即穿即用特点,能自适应不同手型,支持全无线连接 [16][20] - MOTCAP M11全身便携式动捕系统:摆脱对固定摄像头和专业团队的依赖,支撑全身协同动作数据采集,可适配不同身材操作员,原生支持Windows、Ubuntu系统,能与ROS、MuJoCo无缝对接 [18] 行业先驱实践对比 - 特斯拉Optimus路径:通过垂直整合与数据规模构建通用性,其灵巧手控制依赖端到端神经网络,形成高度复杂的"内部通用语言",试图以硬件统一带动数据统一 [21][22] - Figure AI路径:追求语义层面通用性,通过训练"行为基础模型"使机器人能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自主规划动作,试图摆脱对特定硬件底层编程的依赖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