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弱者友好的社会,才是更好的社会
经济观察报·2025-11-01 13:00

多年前,宜家家居曾做过这样一场活动:椅子几乎是成年人齐脖高,很难爬上去,桌子更有两米多高,看起来仿佛都是巨人使用的。为什么要让人 体验这个?原来,这是为了让那些为人父母的感受一下,对小孩子来说,家里的桌椅用起来是多么不方便。 在歌手郑智化痛斥深圳机场对待残障人士的做法"没人性"的争论中,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一活动。网上群情汹汹地骂郑智化,无非是替深圳机场辩 护,认为它做得已经够好了,然而这说到底还是站在健全人的角度,没能代入对方的处境,体会那有多么不适和屈辱。 就像成年人很少会想到自己用惯了的桌椅对小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健全人的视角也难免存在这样的盲点——因为我们的公共设施基本上都是服务 于主流人群的,一般人平日里习以为常,也就无所察觉,如果不是自己堕入那样的境地,很多人根本无从设想国内的无障碍设施用起来多么不方 便。 我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赫然意识到这一点。以前哪怕提着行李爬楼梯,我也没太在意,但推着婴儿车带娃出行,必须得走无障碍通道,这时候 才发现形形色色的怪现状——绕远路还属于小事,难受的是绕远路过去发现无障碍设施根本没法用,有时居然是被锁起来了,又或者要进电梯居然 也得上几级台阶。这也罢了,推着婴儿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