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发布背景与意义 - 中国期货业协会于10月31日正式发布《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1] - 这是期货行业首个针对做市交易业务的专项管理制度,标志着市场在机制建设、风险防控与自律管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 - 规则出台旨在规范期货做市业务,完善市场流动性机制,促进期货市场功能的稳健发挥与高质量发展 [1] 做市业务发展现状 - 自2017年豆粕期权上市以来,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开始参与做市业务 [2] - 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38家公司开展了61个期货品种的做市,33家开展了69个场内期权品种的做市 [2] - 头部公司逐步参与证券交易所权益类期权合约做市,目前有10家开展了9个权益类期权的做市 [2] - 做市商有效提升了期货市场的连续性和深度,为产业客户和投资者提供高效风险对冲渠道 [2] 规则核心框架与监管重点 - 规则紧扣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构建覆盖做市业务全链条的管理体系 [3] - 规则共六章三十五条,分为总则、交易管理、风险管理、内控管理、自律管理、附则 [4] - 明确展业前提:期货做市机构需取得交易所认可并签订做市协议后,才能开展指定品种做市业务 [4] - 细化交易环节管理要求,包括做市账户、品种与策略评估、报价、对冲、系统、应急等环节 [5] - 要求建立健全风控内控机制,设立风险限额管控,加强资金与持仓监控,做好风险应急处理 [5] - 强化自律管理职责,协会将从收取业务信息、加强监管协同、开展自律检查等方面进行管理 [5] 行业未来展望 - 随着规则实施,期货做市业务将迎来“量稳质升”的发展阶段 [6] - 做市机构将更加注重技术投入与策略优化,推动量化交易、智能风控等手段与做市业务深度融合 [6] - 规则发布意味着行业正式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6]
中期协发布《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12月1日实施
券商中国·2025-11-01 17:39